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连词“即是”的生成历程考察

2013-01-14

唐以后,偏正短语“即是1”后面逐渐跟谓词性成分,这样就形成了“即+是+动词”这样的句法结构。它平行于“状语+动词”这种状中结构,由于语法过程的单向性,“是”作为核心动词的地位受到排挤,让位于其后的动词成分,已不能再看作动词了,逐渐成为附着于“即”的一个词内成分,即虚化为词缀“即是”的意义,更多地由“即”来承担。“即是”最终在“即是+动词(短语)”格式中凝固成词。

“即是”组合从汉初开始出现,便在语境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下统计数据可资说明:

朝代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 宋 明 清

书名 《易纬稽览图》 《南齐书》 《法苑珠林》 《晦庵集》 《普济方》 《明儒学案》

数量 1 3 166 173 167 490

“即是”在人们的多次反复使用中,表示“强调”的原始义逐渐消失,表示“让步转折”的新意义和用法最终形成。

四、结语

纵观连词“即是”的生成和演化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连词“即是”的形成经历了“即+是”偏正短语、“即是”合成词、让步连词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连词“即是”语法化的诱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语法类推、认知领域中的隐喻过程,以及语法位置的变换等。

通过对“即是”的考察分析,我们了解了“即是1”→“即是2”→“即是3”的语法化过程及语法化的动因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即是”。

参考文献:

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石毓智.汉语语法化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

出版社,2002.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中国语文,2005,

(6).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威廉希尔app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