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连词“即是”的生成历程考察

2013-01-14

(9)夫一切学无知者,皆弃有知,而学无知,无知者即是知也,然自不觉知。(《宝藏论》)

例(8)中,“神亡而形在”在句中作谓语,根据“一个核心动词”的原则,句中的“是”判断意义减弱,依附性增强,逐渐虚化为词缀,二者组成“即是2”。这时,“即”和“是”的关系开始凝固,由两个临时组配的非直接成分即偏正短语整合为一个合成词。这显然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产物。

(三)“即是”——让步连词

南北朝时期,随着“即是2”的广泛应用,它开始出现在句首。例如:

(10)即是不能行此者,所以为难矣。(南朝梁·陶弘景《真诰》)

但这种例子并不多见,“即是2”虽然位于句首,具有衔接作用,但跟“即是3”不同,它只是表示一种轻微的让步,译为“即便”。例(10)中,“即是”修饰谓语“不能行此”。它在这里作状语,还不能看作连词。

到了唐初,“即是2”表假设和让步的程度逐渐增强,强调语气逐渐消失,让步连词“即是3”逐渐形成。例如:

(11)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唐李昌符《伤春》)

(12)即是菩萨净土,当来不谄众生来生其同。(《敦 煌变文集》)

在这些例子中,“即是3”在句中起连接功能,不能作状语,与让步连词等搭配使用。如例(11)中,“即”和“仍”搭配使用,其转折意味更加明显。这时,由于语法化的不断加剧,“即是”早已背离了“即”+“是”组合的原始性能,逐渐演化为表肯定的语气词,以及表假设和让步的连词,完成了从偏正短语“即是1”→“即是2”→“即是3”的语法化进程。

唐代以后,“即是”作为连词,便开始大量使用。如:

(13)若有大处开拓不去,即是於小处便不曾尽心。(《朱子语类·学二》)

(14)即是神仙他说有灾难,且在眼下,却猜不着什么的劫数。(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15)天风海水,能移无情,即是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老残游记》)

(16)即是清霜剖野,乘闲莫厌来重。(唐·陆龟蒙《和胥即事》)

三、“即是”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一)隐喻——“即是”语法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语法化是一种词汇-语法现象,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在词语演变过程中,由于受到认知心理相似性或相关性隐喻机制的影响,人们的概念体系中会发生不同认知域的投射。“即”和“是”都有强调义,这两个词语的概念距离较近,根据认知上的隐喻原则,“即”和“是”就容易被看作是一个词语“即是”,从而更凸显强调义。这是由于相似性关系的存在,人们由表示“强调动作义”的源域向表示“强调感觉义”的目标域发生了投射。

(二)语法类推——连词“即是”的生成机制

语法类推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对连词“即是”的语法化类推,是从“即是”用于句首开始的。句首是连词的适宜生存环境。“即是”一旦位于句首,即步入了一条功能虚化的路径:判断功能→连接功能。连词“即是”的生成是语法类推的产物。从构成来看,“即是”属于一种“连词+是”的组合,该组合是一种能产格式,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同类连词,如“若是”“虽是”“纵是”等。例如:

(17)若是阳不闭阴,则出涉危难而害万物也。(南齐书《五行志》)

(18)虽非愚畜,纵是聪人妄生异执者,亦名邪见。(《法苑珠林》)

(19)虽忏无益,纵是现身亦不得戎。(唐《法苑珠林》)

(20)虽是至亲,不能相保守也。(东晋《周易注》)

这种格式的盛行,对“即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其向“让步连词”功能意义的转化。

(三)句法位置——判断词“即是”附缀化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