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考察

2013-01-11

(四)显示方言性:詈语随着语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地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很多詈语存在于地方方言中,所以詈语转化为亲昵语言,在方言中更丰富多彩。如被鲁迅称为“国咒”的“他妈的”,及各地一些不同的说法,如广东说“丢老妈”,东北人说“妈拉巴子”,华北地区说“日他娘”等都属此类。

七、结语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交际时应讲究文雅,彬彬有礼。在交际中多选用雅言,这都在遵守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詈语一般都被认为是最不得体的言语。任何言语交流都需要语境,而语境又受到社会各种关系,如权势利益、人间亲疏关系等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因此,如何理解判断是雅言还是詈语,关键取决于言语交际者本身的意愿。无论是雅言还是詈语,只要能准确表达出真正的含义,就达到了交际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詈语的存在,而且应由此为窗口去透视蕴藏于其中的该民族的文化底蕴。去研究它如何从一种愤怒情绪的宣泄,转变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表示;研究它如何用詈语把昵称发挥到了极致。当然,如何看待詈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过笔者认为,詈语中不仅有丰富的言语现象,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应该回避它。

参考文献:

[1]胡士云.骂人话及骂人话研究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

江结宝.詈骂的动机和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

马云霞,温伟华.语境: 权势、亲疏、人际交流[J].探索与争鸣 理论,2007,(1).

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4,(7).

瞿继勇.中英咒詈语差异的文化探源[J].语言理论研究,2006, (10).

张发祥.“脏话”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 报,2007,(10).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5).

威廉希尔app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