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被话语的特征与成因

2013-01-11

学生不解:我又没犯错,为什么记我大过啊?

校长冷笑:我的地盘我做主。

例(10)中,学生在回答校长一系列的“拷问”时,巧妙借助国内体育品牌的广告词,这些词的本初意义在语境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语境的置换中取得了幽默的效果。在某种语境中,个人有意识地借用某公共话题或公共话语回应他人或表达自我以达到语用或修辞目的。换句话说,当公共话题或公共话语被个人有意识地借用于另一种语境时,它本初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异化。

三、结语

社会生活离不开语言,社会生活也创造语言。被话语模式的产生与使用受到话语惰性的驱动,受到话题、场合、功能、主体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本文的探讨来看,只要使用得当,它便是言语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模式。但语言具有稳定性和新颖性的矛盾,因此使用被话语模式应该合理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本文的写作受到谭学纯教授学术报告的启发,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我所理解的“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J].社会科学 研究,2001,(1).

谭学纯.修辞话语建构:自觉和不自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5).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威廉希尔app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