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顺应性

2013-01-10

(4) 我哋改咗password嘛 我们改了密码嘛

(5) 动词 Trade嗰部,买嗰部 卖了这部,买这部

(6) Petrus 82,已经breath了六个钟 1982年的“柏图斯”,已经透了六个小时气

(7) 形容词 全部做广告都噶么mean啊 所有做广告的都那么小气啊

(8) 咁样先至high 这样才兴奋嘛

2.粤语中夹杂的英语短语

在粤语中也经常会出现句子中夹有英语短语的表达方式,如“多咗一个pick up girl嘅地方”意思就是“多了一个结识女孩的地方”;香港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使用口令“Testing,one two three”等。

3.粤语中夹杂的英语词语的“缩略”或“转义”用法

(1)缩略用法

这类词汇一般都是英语全称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这类词也经常在粤语的口语中使用。如“CG图”全称为“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生成图像;“Wifi和GPS”全称为无线网络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2)转义用法

这类词分为两种,一种是词义的转变,而词性没有发生变化,如“cheap”,原英语中是“便宜、低级”的意思,而在现在的粤语中,经常也被引申为“下贱、土气”。还有一种是词性的转变,比如“SMS”,英语中原只是指“短信”,而粤语中也被当作动词使用,经常可以听到“我SMS俾你,Email俾你”这类表达;“friend”也是如此,在粤语中常被用做动词,意为“要好”。

三、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

语言顺应论的提出,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全方位研究视角。首先提出较完整的顺应模式的是Verschueren,他认为应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四个方面完成语言的选择及协商。于国栋将语码转换中交际者的顺应对象归纳为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三个方面。本文利用于国栋提出的理论来研究“粤语-英语”的语码转换现象。

(一)语言现实的顺应

于国栋认为,通常对语言现实的顺应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第一,用一种语言表达思想或概念时,是否有另一种语言来作为语码转换的相应形式?第二,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语义内容和应用范围上是否与使用中的语言有区别?”。概括地说,第一种情况指的是一种语码的词汇缺失,第二种情况指的是两种语码的词义不对等。根据这两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1.词汇缺失

从本文收集的语料看,粤语词汇缺失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粤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某些外来词汇,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例(1)中的红酒品牌“ChateauLatour”。当在粤语中找不到适当词汇或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很多人会直接使用英语词汇代替。如例(5)的“trade”用来代替粤语中的“卖”字,而“trade”在第6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是“交易,买卖”,换言之,除了“卖”的意思,它还有“买”的意思;再如“breath”,红酒是从西方国家传到香港的,开瓶后,红酒应先“呼吸”空气一会,让其进行氧化作用,到达饮用阶段。而“呼吸”这个词,不能完全表达红酒透气、氧化的整个过程。当“trade”“breath”这类词风靡香港后,英语语言本身的优势胜过了粤语,其源语言已经被香港人接受。其二是首次接受某一知识时使用的是英语。香港学生学习的教材多半是用英语编着,如“delete、research、project、kilo、gram、copy、click、password”等术语都是用英文讲授的。此外,香港的专职人员在岗前培训时使用的专业语言也都是英语。如警察在执行任务前检查设备,“Testing,one two three……”;长官的命令,“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understand?”或“This is an order”等。

2.词义不对等

例(8)中的“high”被译为“兴奋”,常被年轻人用来形容一群人玩到特别开心的情景。然而,“high”不单有“兴奋”义,也可形容吸了毒品或喝醉酒之后那种飘飘然的状态。此外,“happy hour”也可例证这一点。该短语在香港报刊杂志中常译作“欢乐时光”,该译文也会使人联想到“老少皆宜”“合家欢乐”等,而其原意只是指一群朋友结伴去玩。这些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语义内容和应用范围上与使用中的语言有所区别。基于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交际者使用语码转换的方式,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