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找优法

2013-01-09

 【编者按】: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议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找优法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二十世纪法国着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的。我喜欢这句话,并把它作为我当班主任的工作准则。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个性强,为人处事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处理方式,经常与学校的纪律要求相抵触,弄得班主任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当班主任的每一天里,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学生出什么意外,电视新闻、网络媒体也经常报道学生的一些心理安全事故,家长们都把责任推给学校,安全教育就困扰着学校,也给班主任增加了心理压力,使许多班主任沉浸在忧郁和焦虑中。基于这种情况,怎样打开学生心里的结、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师生密切沟通、和谐相处、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氛围就成为了班主任们探究的课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摸索出了运用找优法给学生找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方法,这就使我们班主任工作省心了。

找优法的概念

所谓找优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外貌上、性格上、语言表达上、兴趣爱好上、知识技能上、言谈举止上、待人接物上、文化修养上、艺术特长上、生活方式上、文明礼貌上等发现、挖掘自己的优点,并以自己的优点来激励自身发展,矫正和规范自身不良心理,促使自身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找优法的方法: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了几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1、自我欣赏法:就是学生的自我陶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真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给自己找优点,发现自己内在的美,并学会用这些美来激励自己、美化自己,在他人面前处处体现优越感,使自己内心坦荡、生活坦然,全方位得到自己的赏识。

2、将缺代优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当老师谈到学生不满意的特点(即缺点时),教师们就要换个角度思考了,把这些缺点当优点来加以疏导与欣赏,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进行逆向思维,学会从反面及其它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学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顶牛”。

3、强加优点法:就是在学生没有突出的特点和优点时,我们把优点强加给他,并大力宣传,用我们地方方言叫“赶鸭子上架”。学生“不优”也只有“学优”了。这一点吻合了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找优法的原则:找优不是无休止的找,要有原则,如有学生打架了,我不能说他打得好,找优有下列原则

1、目标性原则,当学生有问题时我们找优,就要有目的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行,并能及时的改正。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先生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先生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

接着,陶行知先生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校长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校长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2、可塑性原则,不管是自己找优或是他人找优,我们用到的必须是有发展潜力的优点,才能带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从而遏制不良习性的产生。

找优法的技巧

1、换位找。换位找就是换位思考,就是调换位置来思考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名言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所以,班主任要使自己具备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的能力。学会用“移情”的方式去寻找问题的“黄金分割”点,从而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能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有时宽容绝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之下,能换位思考,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就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从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成学生角色,和学生一道去开创新局面,去感受新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