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文学翻译中汉语模糊美的磨蚀与补偿

2013-01-05

此小令的第一行,18个字一字排开,没有任何结构粘连,为读者铺排了9个意象。原文的模糊美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没有介词来给出意象的确切位置。枯藤可能环绕在树上,也可能倒伏在树旁边的地面上;乌鸦可能栖息于树枝上,也可能飞在空中;其次,没有交代具体有几棵树,多少只乌鸦。这些所有的未确定因素和空缺都留待读者通过想象或联想来弥补和解读。而汉语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正在于它的模糊性与暗示性,要求读者的参与和创造性。英语译文如下:

Tune:Tian Jin Sha

By Ma Zhiyua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上述译文,译者按照英语的习惯,有意加上了一些限定介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来使原文模糊的意象具体化、明确化。结果,一切都变得明晰可感,原文的意境美、模糊美大打折扣,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因此受限。

四 结语

上面的分析说明,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古典诗词的翻译中,意境美、模糊美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而言,要在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进行转换已非易事,更何况要把意在言外的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文。而诗的意境,是诗人内心闪光的体验,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心理认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由此可见,古典诗歌在翻译过程中的诗意损失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文学翻译就是要在这种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真正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提高译者的文学素养、审美修养、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寻求再现原文意境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的意境,译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把握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巧妙地运用模糊语言来传递意境,体现出意境的核心内容——模糊美,即含蓄美、朦胧美。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Sudden Light》(注释),《中国翻译》,2000年第6期。

[2] 郭建中:《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

[3]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序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翁显良:《译诗管见》,《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

[6] 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外国语》,1996年第5期。

[7]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 许渊冲:《谈唐诗的翻译》,《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9] 朱纯深:《心的放歌》(二之一),《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威廉希尔app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