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现代汉语教学与学生汉语言基本技能培养

2013-01-04

 【编者按】: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现代汉语教学与学生汉语言基本技能培养

[摘要] 现代汉语因其自身的性质特点使现代汉语教学呈现出一些容易出现的矛盾问题。因此,现代汉语教学应客观地审视教学实际,使教与学的矛盾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材内容的择取、教学的方式方法、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应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实践,强化汉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 技能 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汉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应用方面问题频出。具体而言,说话方音土语浓重,写文章错字连篇、言不达意、不会使用标点、普遍使用病句,朗读难以做到自然流畅、富有感情,等等。高职院校学生语文技能较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与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密切关系的现代汉语基础教学,又让学生感到不切实际,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矛盾,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是摆在高校现代汉语基础教学面前的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高职现代汉语课教与学存在的客观问题。

1.教材的用法。教者对于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按照教材序列、按照课程大纲按部就班地安排授课计划。对于教材内容,不能针对培养目标择取内容,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删或调整。千篇一律,教学与实际脱离,学习与应用脱离。

2.教者的教法。多数教师备课只在自己头脑中设计想当然的教法,一意孤行。老师的意愿先行,学生就像被老师操纵的提线木偶,任由教师摆布。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回答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老师怎么指就跟着怎么学,这种教法非常机械。纸上谈兵式的教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自然成了形式化的口号。

3.学生的学法。学生常带着“未知”来上课,在学生的头脑中,上课是坐在那儿接受知识,学生主要看老师灌输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储存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解决。课前缺少预习,课后缺少应用性的复习,使学习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即使课上再积极认真,也是被动状态的。临到考试时,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急切地让老师圈划复习范围,特别关心记什么,特别关心考什么。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应付考试,学习的意义仅限于通过学科考试,最后得到毕业证。因此,在学法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存在更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面对现代汉语教与学的现实问题,教学应该进行课程教学的根本性改革。以现代汉语基本理论应用为基点,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切实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

一、加强预习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高职学生在中学时学过一些现代汉语基本知识,相对来说,中学的现代汉语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零散,不够系统。高校的现代汉语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精细化。对现代汉语教材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比较熟悉,因而容易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如果加强预习指导,学生就能提高分辨率,积极摄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了,就能自觉选我所需要的,取我有用的。在预习指导上,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的目录、掌握重点内容。现代汉语知识整体上较系统、完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知识的外现形态上零碎不整,学生感觉知识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像抓在手里的沙子,到最后所剩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预习,把教材的知识序列列出纲目,提纲挈领,这样就能够把握教材的条理和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剥离出未知的与深化的内容来,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以便课上有效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提出关键问题、疑难问题,发现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学习经常处在让老师设问、提问的状态,学生不会提问或不敢提出问题。所以,当学生离开老师时,或者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一看感觉都会,而一应用则错误不断;或者到处是问题,感觉什么都不会,望而却步,只等老师来指点迷津。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关键是能够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思路、出新法,而创新思维的训练就在于能否批判地学习,大胆地质疑,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才有创新。为此,预习指导中要常设“提出问题”一项,要求学生把问题提的有水平,提到关键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难点问题的意识,以便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