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鲁迅研究——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2013-01-07

《风筝》展示了"对于精神的虐杀"与"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在《风筝》里, 弟弟是一个既可爱又可怜的人物形象。说其可爱, 是因为作者赋予了他天真、活泼、肯动脑筋、勇于实践的性格特征。他虽然体弱多病, 内心却燃烧着青春的活力。他最喜欢放风筝, 渴求趁大好春光, 手牵风筝, 在自由的天地里无拘无束地奔跑。可少年时代的"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所以不但自己不玩,而且也不让十来岁的小弟玩。但是弟弟为满足自己好奇、好动、求知的愿望, 追遂着别人的风筝,一会儿呼喊, 一会儿跳跃,分享着别人放风筝的欢快与幸福。中年以后, "我"由于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懂得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于精神的虐杀",因而心情沉重。为了得到"宽恕","我"真诚地向小弟致歉, 出乎意料的是,同样已是中年的小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这一笔看似平常,其实写得极为深刻,说明小弟也被这种死板教育和文化氛围熏染、锻造成为了循规蹈矩者,已完成了"对于精神的虐杀"。这是使"我"更感沉重的。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 就是扼抑少年儿童的天性、个性、创造性, 把他们变成循规蹈矩的模式化、呆板化的人。传统教育的这种弊端与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氛围是完全合拍的, 家庭和社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促成少年儿童的模式化和呆板化。鲁迅以他独具的现代心灵和理性眼光看到了这一点, 透过对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现象的描写, 展露出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野蛮和非人性的一面, 令人心颤, 促人警醒。

三、身心健康--不被"潮流"淹没的力量

鲁迅写于

威廉希尔app  汉语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