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日常会话中的模糊限制语

2013-01-04

下面例(6),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中,老师使用了“maybe”“alittle”两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遵循了“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的准则,大大缓和了批评的语气,在程度上进行模糊的降低性修饰,使学生易于接受,不至于伤害学生的感情。

例(6)Student:Whataboutmycomposiiton?

Teacher.:Well,mayb~so/lieparagraphisaitttlesaperfluous~

利奇的礼貌原则的提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交际中喜欢用模糊限制语来间接表达会话意图这一问题。在13常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恪守礼貌原则的常用策略。根据其定义,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更模糊、更委婉、更得体。按其功能分类,模糊限制语可以就话题的真值程度和涉及范围对话题作出修正,这种修正恰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谦虚和一致准则;它还可以就话题的内容直接做主观的测度或提出客观的依据,对话题作间接的评估,这正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宽宏和赞扬等准则。

三、结语

波兰著名语义学家沙夫曾指出:“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模糊限制语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是十分广泛的,是一种交际的策略,更是遵循礼貌原则的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模糊语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话语更加客观、得体、使人信服;使得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但同时由于人们的知识局限或其他原因,人们不得不使用模糊限制语,会导致话语模糊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在13常交际中我们应该在遵循礼貌原则的前提下,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达到交际目的。

威廉希尔app  汉语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