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2013-01-04

  【编者按】:汉语论文栏目包括现代汉语研究述评,对比研究,语言文化社会,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书评,国外汉语。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汉语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汉语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议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阅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阅读理解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图式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语言知识、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加强图式理论知识的建构将大大促进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英语阅读

1背景知识

从语言教学角度来看,背景知识指的是某人之前获得的关于某个话题的综合知识或经验。综合知识就是指在校内外学到的内容和众多经验的积累。

2阅读过程

转换生成理论(Chomsky)认为阅读理解起始于最小最简单的语言单位。每个单词、句子和段落都独立地拥有自己的含义,与读者无直接联系,阅读仅是破译密码。传统的阅读理论把阅读过程看做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mode1),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from texttobrain)。这种模式把读者看为由字母一单词~短语一句子一段落一篇章的解码者。与传统阅读理论截然相反,现代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视为自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mode1)。阅读理解过程被看做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构建文本意义。

读者的这种心理构建过程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提供的新信息;二是渎者已经具有的相关知识、情感和观念。读者带着这些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文本,并赋予文字以意义。由于读者已有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3图式的定义

图式(cs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F,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背景知识的有机整体。图式的人脑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其主图式、子图式纵横交错,大小、层次、经验、知识各不相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很强的学科色彩。图式按照一定方式有机地、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便于我们检索和提取,并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