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探究——基于171条汉语新词语的社会学分析

2012-12-28

从构词的特点来看,新词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一方面显示了汉语本身结构体系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及对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现代高节奏生活背景下人们对简单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新颖化、多样化、时效化交往心态的诉求。

三、171条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性释义

语言是文化的表象,是社会的影像,社会的发展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革,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出现时,这种变化在新词语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新词层面审视语言所承载的丰富的社会涵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活图景的呈现

“寒促”、“众包”、“移动商街”为我们描述了当前一些商家和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分手代理”、“威客”、“会议大使”、“二奶专家”、“试药族”、“返券黄牛”、“卡神”、“明星枪手”为我们呈现了市场经济背景下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职业性群体;“囤房捂盘”、“捂盘惜售”、“回购地”为我们解释了某些商家的商业操作行为;“大肚子经济”、“墓产经济”、“润滑经济”、“她经济”为我们指出了经济生活领域中一些潜在的急待开发的市场。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充满着活力,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转型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所表现出的不完善、不规范的特征。

“国六条”、“十五细则”、“国十条”、“三支一扶”是对国家涉及房地产市场调控、保险业改革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表述;“倒扁”、“废统”是对人们的政治行为的表称;“游贿”、“洋腐败”、“土腐败”、“福利腐败”则是对当前某些政治问题的嘲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和政治言论的自由度。

“复古学堂”与“托业”则反映的是人们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两种不同态度和观点,这对于我们思考和重新认识当前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也是很有帮助的。

2、全新生活理念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这在这171条汉语新词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抱抱装”、“动能车”、“海绵路”、“空调”、“迷卡”等一些高新科技产品的出现,明显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在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如:“电子环保亭”、“绿色产房”就表达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的关注,而“乐活族”、“冻容”、“跑酷”、“住房痛苦指数”、“痛快吧”则反映了人们对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追求和希望。

3、价值观念的转变

社会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理念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发生改变。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从价值观念的角度,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三大形态的转变,就是人类价值观念三大范式的转换。

在这171条现代汉语新词语中有个词语—“骨性”,其含义是指“风骨和个性”,它很好地表现了现在人们追求完美品格、崇尚自由个性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念。

4、心理状态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171条汉语新词语中,就有如“压洲”、“白奴,,、“证奴”、“车奴”、“房奴”、“墓奴”、“奔奔族”等词语来形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对的来自工作、学习、生活乃至死亡等各方面压力。而当人们面对过多的压力,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又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得到释放时,往往会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城市依赖症”、“手机幻听症”、“手机手”、“三手病”等。当前社会的这种普遍化的心理状态应该引起人们自身和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另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日益形成了追求时效求新求变、民主宽容、道德更新、高文化诉求、怨愤时弊的心态。而这在“众包”、“图书漂移”、“丁宠家庭”、“断背”、“八荣八耻”、“择校税”等汉语新词中也可略见一斑。

5、文化发展的态势

自1978年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后,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不断地加快。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在171个新词中也得到了反映,如:"EMBA",“威客”、“迷卡”、“世宗”等。

到了本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群体则呈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模糊性、流动性和难以确定性,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中间群体”。

6、社会的分层及群体的特征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快,整个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原有的以(政治的、户口的、单位的)身份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划分,逐渐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依据各阶层对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的新的社会阶层划分所代替。“新中间阶层”的出现就是这一转变的体现。

另外,在这171条现代汉语新词语中还有很多表述群体的词语,如“吊瓶族”、“奔奔族”、“啃椅族”、“飞鱼族”、“慢活族”、“陪拼族”、“洋漂族”、“乐活族”、“捧车族”、“网络晒衣族”、“合吃族”、“赖校族”等。它们说明当前社会群体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社会群体不仅具有多样性、模糊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的特征,而且在规模和功能上,都与以往的社会群体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传统主要从职业角度来考虑划分群体的标准,逐渐为以学历标准、收入标准、工作性质标准、社会地位标准、心理标准等多样化的划分标准所取代。

(2)群体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3)群体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4)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也越来越不好确定。

(5)群体的种类越来越多。

(6)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7、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171个新词中,有很多新词语,如“汉芯造假事件”、“上海社保基金案”、“文化低保”、“土腐败”、“福利腐败”、“洋腐败”、“游贿”、“医闹”、“婚嫁大年”、“独二代”、“成考移民”、“国际高考移民”等。这不仅反映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中国社会发展及民生的关注,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热切期望,体现了民众的社会参与程度。

总而言之,这171条汉语新词语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社会生活的图景,表征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而且见证和记录了我国从彼此隔绝的静态乡村式社会,转化为开放的、被各种资讯手段紧密联系起来的动态城市式社会;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变为异质的多样性的社会;从礼俗社会变为法理社会;从以身份主导人际交往的社会变为以契约为主导的社会;从崇尚信仰的社会到崇尚理性的社会的整个社会的转型历程。无论这些新词是否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但其自身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印记是无法抹去的。

 

威廉希尔app  汉语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