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浅析

2012-12-28

二、含蓄、谦让、以和为贵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人处世讲究“知礼数”“懂礼貌”,交战双方也要“先礼后兵”,深谙“礼多人不怪”的道理。儒家视“礼”为立国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内容。受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深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口语修辞中的礼貌表达在汉民族为人处世中占有重要地位,讲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是道德高尚有修养的表现,汉民族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的心理,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礼俗词语,并且怎么表达颇有讲究,乱不得,错不得,滥不得,否则就要失礼,这种注重言语礼节,讲究言语礼貌的心理在言语交际中处处体现。如对人的称呼,是汉民族礼貌表达的重要标志,小孩见到大人,学生见到老师,下级见到上级等熟人相见,首先要有个称呼表示礼貌,有些场合恰当适度的称呼,对整体的交际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汉民族在交际中为表示对对方尊敬有礼,形成了汉民族独有的内容丰富的有明显区分的敬称和谦称。敬称和谦称早在秦代就广泛使用,如敬称“足下、殿下、执事”等,谦称有“寡、孤、不毅、不才、在下”等。现在我们口语中还常用敬称有“令尊、令堂、贵姓、贵公司、贵校”,谦称有“敝人、愚弟、寒舍、掘作”等等。汉民族注重长幼有序和血缘宗亲关系,见到长辈一定要有称呼,以示尊敬,而不像西方为表示亲切,对父母或其他长辈都可以直呼其名,在汉民族看来,这样是少教无礼。对无亲属关系的人使用亲属称呼,就显得与说话人特别亲近,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如平常称呼的“老伯、叔叔、大哥、大姐、大嫂、大婶”等,上街购物,个体老板为体现服务态度之热情诚恳,常“大妈、大姐、老哥、老弟、老妹”地叫,以体现有礼貌或亲近的人才能有这样称呼,符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心理愉快,购物热情也会大增。表示礼貌的敬称和谦称还有许多,像“惠顾、借光、劳驾、拜托、指教、冒昧”等等。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注重礼节,力求谈吐文雅,彬彬有礼的心理,在口语交际中随处可见,还有在问候语、道谢语、恭维语等中都有充分体现。

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是“和睦相处”,“以和为贵”,把和谐作为人际交往的目的。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极重人情,爱面子,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受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力求措辞有度,不偏不倚,适度得体,在言语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婉转、模糊,形成汉民族言语表达上独有的文化模式。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提倡“以仁爱之心示人”,“以宽广之心对人”,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别人,对别人的过失要原谅、理解,少计较或不计较。俗语道“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要给人面子,留“台阶”,少得罪人,如我们常见的批评,汉民族的心理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对方接受,并给他留面子,在表达上就常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先表扬或肯定成绩,然后再转折“但是……”或“……不妥,不足”,“然后……”,“希望……”。老师批评学生: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但在学习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希望你今后上课注意听讲,不要说话,把学习搞上去就更好了。目的是批评学生,但在表达上讲究“艺术”,就更易使对方容易接受。在交往中,有些时候需要拒绝别人如果直接拒绝,会使人难堪,在汉民族看来容易产生“不和”,不够礼貌,违犯了汉民族待人处世的原则,为不得罪人,给人留面子,常用含蓄模糊的语言“间接”地拒绝对方,更多的是让对方自己体会话外之音,用得较多的就是“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等等再说吧”,婉言谢绝,如“马主任,我的调动问题……”,“这件事我知道,我们再研究研究吧”。

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沉稳、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在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汉民族传统观念是重社会,重集体,突出一个“和谐”,不突出个人,涉及到个人则习惯于含蓄或婉转表达。一篇文章明明是个人见解,但习惯上要谦称“我们认为”。个人取得的成绩,常要说领导的支持,集体的智慧。汉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交际中内容丰富的客套话、寒暄语。干某件事明明准备得很充分,但还要说“准备不足,献丑了,请大家多多指教。”宴请客人,饭菜准备得很丰盛,客人酒足饭饱,主人还要说“粗茶淡饭,不成敬意”或者“准备不好,没有什么可口的,管饱不管好”等,这些话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汉族人听来,不足为怪,因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但让西方人听来,就莫名其妙,不可理解。汉民族言语交往中的重和、贵和、重人情、重名声、爱面子的思想根深蒂固,表达的含蓄、婉转、模糊体现在言语交往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体现了和睦相处、相安无事是汉民族人际交往的理想,在口语修辞中,这些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言语行为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三、复杂、多样、异彩纷呈的汉民族地域风俗

汉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从不同的方言口语修辞中,可以解读出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在口语修辞中谐音最能体现出浓郁的地域风俗。无锡有家饭店名叫“七加七饭店”,外地人到那都心存疑问,不解店名何意?原来本地方言“七”“吃”同音,“七加七”巧妙地谐音“吃加吃”或“吃家吃”都可以,意为本店饭菜鲜美可口吃了还想吃,或者是会吃的人来吃,意为饭菜很有品位。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因发音不同,运用也不同,“苹果”在北京话当中,寓意“平安”,看病人时送苹果,寄托着美好的愿望,但江浙一带由于方言“苹果”与“病故”同音,看望病人时忌讳送苹果。在安徽,大年初一,无论老幼,全家人第一道食品就是每人一碗枣栗茶,这种茶是由红枣和风干的板栗加水煮成,不含茶叶,初一早上喝了此茶,意为早早得利。若有客人去拜年,主人便向客人敬上一碗枣栗茶:“开年大吉,早早得利!”客人应道:“早利早利!”利用谐音,互相祝福对方开年大吉。谐音表达的心理基础带有极强的主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还有所变化,在广东过去“发”指发麻见病,人们忌讳说“发”,谐音“八”也为不吉,但现代“发”“八”为吉利的标志,为人们所喜闻乐用。如“分梨”联想到“分离”,“伞”联想到“散”,“钟”联想到“终”,所以送礼忌讳送钟,因谐音“送终”。在豫北一些地方,结婚时新娘下车忌面向南下,“南”谐“难”音,以免进婆家难,还忌讳吃瓜,因“瓜”谐音“寡”,以免将来做寡妇。口语修辞中还要注意地域文化中的忌讳,如在鲁西南一些地方,在称呼时忌讳称“大哥”,是因为传说中武大郎矮、丑、窝囊的缘故。在沿海,渔家忌讳翻船、沉船,所以到渔村把姓“陈”说成姓耳东,还忌别人称“老板”,因为与“捞板”同音,换称“船老大”就能接受。口语表达蕴涵的文化信息,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各地的方言中,谐音表达更是丰富多彩,不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可以说口语修辞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动态的口语表达中,口语修辞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可以说,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地域风情、价值观念等等文化元素对口语修辞起到制约和补衬作用,透过汉民族的口语修辞活动,可不断深人地解读出愈来愈多的上下五千年传承和积淀下来的汉民族文化信息。

 

威廉希尔app  汉语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