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5-25
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因与现实的无 比契合而获得其存在的合法身份 ,因此,我们研读的文本就像一本神秘 的密码本,解开了密码 ,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吴承恩西游记的现实旨归。
吴承恩之前的取经故事中,唐僧一直是主角。最早记录玄 奘西行的典籍是其弟子慧立所作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书中着意彰显的是西行求法的艰苦卓绝和唐僧的虔敬坚韧,特别是唐僧的超众智慧与学识。在《诗话》与杂剧中,虽然 出现了护法的孙行者 ,且地位 日趋重要 ,但主角仍是圣僧唐三藏 ,凸显的还是作为圣僧 的唐三藏的坚定意志和超然智慧。而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当仁不让地成了最鲜 明的人物。这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隐恶扬善、全始全终降妖除魔的孙行者,看到 了一个睿智仗义、武艺超群 的孙行者个乐 观幽默、聪 明机智 的孙 行者 ,一个 战天斗地 、不畏强权的孙行者 。这个行者光芒四射 ,有着张扬的个性和恣肆 的风格 ,他睥 睨神佛 ,无 视尊卑 ,他不贪图名利财色,只追求个体价值的认同。而圣僧唐三藏呢,意志坚定却不免胆小怯弱,慈悲善良却不免迂腐 固执 ,尤其突出的是他 的糊涂 昏庸不辨是非真假。在这里 ,二人的性格刻画发 生了质的变化,二人 的地位也发生 了根本 的扭转 。孙悟空与唐僧主从地位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作者吴承恩与前人在价值认同方面的不同,是吴承恩的创造。也就是说,之所以会有这一根本性 、创造性的变化 ,完全是取决于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才性气质与美学取向。
吴承恩少时即以文名之于淮,天启《淮安府志》说他“性敏而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然此英才在科举一途却命运多舛,终其一生“仅为邑臣以老”。扭这等才情与遭遇必然造就他愤世嫉俗的性格。这是其一。其二 ,他的父亲吴锐虽为商人 ,却喜爱读书,喜论时政,尤其崇拜陶渊明,自号菊翁,个性淡泊正直,吴承恩深受其父影响 ,任职八品县臣也以安贫乐道的原宪、拙于征赋的阳城自比,淡泊名位 ,耻于折腰 ,其倔强不同流俗的个性可见一斑。其三,吴承恩生活的时代 ,王阳明的心学已广为流布。心学引领了当时的思想解放潮流,心学强调对主体意识 、独立人格的肯定,对主体意识与伦理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 :弘扬 自由人性 ,尊重个体价值 ,肯定人的物欲合理。在心学浪潮的冲击下,理学家所设定的各种陈腐规范和风格就都被打破了。而据当代学者考证 ,与吴承恩交往的密友、文友 、同乡及各方面人士几乎有 80%以上与心学人物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 ,吴承恩本人更是与诸多重要心学人物如万表、徐阶、李春芳 、胡宗宪等有过直接接触,这就使吴承恩能通过各种渠道 了解心学思想,从青少年到晚年都处于浓厚的心学氛围之中,从而为他的创作烙下心学思想 的深刻 印迹 ,而他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个性气质又使他更易与心学思想契合 。这样,无拘无束任性 自在、战天斗地无所畏惧的孙悟空脱颖而出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之前的取经故事把弘扬佛理放在首位 ,意坚志诚、性理通彻的唐三藏 自然是礼赞的对象。可见,没有心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对人性解放 的呼吁,没有心学浪潮对吴承恩的冲击,孙悟空的形象只怕也很难横空出世了。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吴承恩西游记的现实旨归。
相关推荐:
标签:文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