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3-16
晚清迭经亟变,屡战必溃,遂成巨变。严复说:“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这次转变已然不是一般意义的王朝国姓的迁改, 以下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民族主義通约。
从现代性的全方位建构而言,这个变局可以说延宕至今。这种未完成性决定了关于近代文学、文化问题的研究,它不会只是侧重纯粹历史知识的探询,而是更具深刻的当代意义。而在晚清文化、文学、政治等诸多乱象中,如果有什么线索可以贯穿本末枝叶的话,那无疑是内乱外侮催生的民族主义。笔者曾着文论证民族主义作为全社会的通约,乃是近现代各派知识分子不言而喻的精神底线。 所以,民族主义问题绝不仅仅只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个维度而已,它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诸多问题辐辏,同时又辐射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所以,从民族主义切入晚清,或可立于诸多问题域之中区,并可能统摄二十世纪、反观当下。单正平积十多年之功所着《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正是立足于此,“伫中区以玄览”,以致推陷廓清,屡见独照之解。从破局丕变的焦虑到再造国魂的执着,从抵牾传统价值的新民问题到方法与价值交织的语言困惑,从重申史传一体的叙事手法到取法公羊学的索隐策略,作者对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材料、认知、观点、评价等等,无一不能俯视近代至今的诸多问题。
在民族集体自救这个近代中国历史运动的最大前提下,单正平讨论了个体、家、国的复杂关系,很好的解决了联系个性解放的“启蒙”与联系文明转型的“救亡”的内在矛盾。其新颖之处在于,于习见的个体与国家二元之中,重点探讨了中间环节“家”这一维。方法上,与一般的文学研究不尽相同,他用文化学的方法从“天地国君亲师”这种神龛牌位的细节处,一点点指涉牵连,最后敏锐而宏阔地指出: “在整个现代文学叙事中,个人总是道德的,家庭则是不道德的。个人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具有某种程度道德合法性,个人似乎不存在道德反省的问题。” 缺失严肃认真的个人道德体验、反思和批判,深刻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操守行止。而对家文明的价值的否定,也使得很多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矛盾时太过自我,甚至自私。这个矛盾,我们可以从下面一个奇怪现象得到具体而微的说明:饱含新旧矛盾的梁启超,一方面虽主持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另一方面却同时发言反对这场婚礼。鲁迅、胡适、徐志摩等的婚姻状况也正是在这种价值冲突中取了不同手法,只是我们在评议时,多把个人解放作为优先价值。甚至,我们的研究者在评议古代作品时,也多站在作为如崔莺莺监护人崔母的对立面。单正平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骨子里不只是赞美爱情的缘故,还有把个人凌驾于家庭之上的思维习惯使然。他的视线甚至一直拉到当代,指出革命叙事和革命运动的家庭形象为什么是由数不清的表叔构成,发人深省。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民族主義通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文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