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传统文化·主体价值·现代转换古代文学论文

2013-01-18

5. 如何从主体价值的角度反观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人造成的影响?换句话说,重伦理的价值取向带给主体自身的,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是肯定主体价值,还是否定主体价值?这是在对传统文化研究中另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们知道,“主体”一词,其涵括量甚广,具有多层含义,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规定,如对“主体”可划分为认知主体,审美主体,道德主体,实践主体,等等,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不同层面意义上的主体在价值形态上的一般表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社会构成的主体和万物之灵的人类,在理论形态上一直被思想家们不同程度地肯定着,他们的思想都表现着对人类命运、主体自身的深切关注。孟子提出“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主张“涂之人可以为禹”,肯定人有价值自觉的能力,特别是荀子提倡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更是把主体的能动意识推向一个新阶段。《易传》把天地人并称,谓之“三材”,道家也把人看作是与天、地、道并列的生灵,老子就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些都是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在宇宙社会中所具有的不朽价值。传统文化对人格独立精神也十分推崇,它主张人生活在天地间,首先要树立个体的人格形象,通过持续不?系牡赖滦扪?锏饺烁裆系耐晟疲?献铀?健案还蟛荒芤??都?荒芤疲??洳荒芮?钡摹按笳煞颉逼?偶词乔康魅烁穸懒⒌谋硐帧5?牵?砺坌翁?锨康魇且换厥拢?质瞪缁嵘?钪杏质且换厥拢?贝?澄幕?灾魈宓奶?却永砺坌翁??绞导噬?盍煊蚴保?魈寮壑狄簿妥呦蛄朔穸ㄗ约旱囊幻妗H耸亲匀唤绾蜕缁崂?贩⒄沟淖罡卟?铮?说闹魈寮壑祷疃?豢?妓?媪俚木褪俏宀淑头椎淖匀皇澜绾透丛佣啾涞纳缁崂?废窒螅?庵侄嘣??墓叵倒娑?酥魈遄陨砭哂懈髦植煌?男枨蠡疃??谎灾??褪峭饨缡挛锏亩嘣?怨娑?酥魈寮壑祷疃?亩嘣??阆颉V魈迨澜缡欠浅7岣坏牧煊颍??现?凸凼澜绺??铄涓??丛樱?灾魈迥谠诨?频奶教衷侗榷酝饨缡挛锏奶剿鞲?缘美?选V挥谐浞致?阒魈宓纳硇姆⒄梗?怪魈宓哪芏?馐丁⒋捶⑿怨δ艿靡宰畲蟪潭鹊胤⒒樱?攀欠?先诵苑⒄沟模?魈逡仓挥性谡庵纸?焦勰钪傅计舻舷虏拍苁谷松?壑档靡酝曷?厥迪帧*ピ谑导噬?盍煊蛑校?月桌碓?蛭??约壑党叨鹊钠兰勰J皆虬讶说亩嘣??男形?绞浇鼋龉榻嵛?恢值ハ虻闹毕咝偷牡赖缕兰郏?说姆岣欢嗖实募壑祷疃?惩潮荒扇氩槐涞牡赖缕兰劭蚣苤校?说纳??丛炝κ艿窖现氐淖璋??苯雍蠊?褪堑贾铝舜?澄幕?灾魈寮壑祷疃?南薅ǎ?词嵌缘赖戮辰绲奈尴?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贬低,精神活动受到束缚。道德与物质利益,何者更为重要?这个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集中表现为所谓的“义利之辩”。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认为“利”重于“义”,把“义”建构在“利”之上的思想家不乏其人,《管子》一书就强调为政要以“利”为出现点,把“礼义”的基础放在“仓廪”“衣食”等物质利益上;《墨经》则把义、利统一起来,它明确指出:“义,利也”。另外,还有韩非、贾谊、柳宗元、王安石、李觏、陈亮、叶适、戴震等人大都主张义利统一。但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这种义利统一的思想观念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而那种认为义重于利、崇义贬利的伦理倾向则始终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此种伦理倾向在孔子时代即已定下了基调。孔子说:“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战国时期的孟子则趋于极端,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7] 汉代的董仲舒也说:“仁人者,正其理不谋其利,修其理不计其功。”[8] 迨及宋明,理学家们把贵义贱利的儒学传统推向戕害人性的阶段,朱熹指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9],大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在他们看来,所谓“义”,是指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规范,如仁、礼、孝、悌、忠、恕等,所谓“利”,是指人们切身的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在思想史的演变过程中,义、利的内涵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改变,但其根本精蕴则始终未变。他们认为,人生价值中,道德生活是最高尚的,对道德生活的追求是实现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的惟一途径,因此,道德生活绝对高于物质生活。如果达到了道德的理想境界,一切财富就会随之而来,死亡与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如荀子说:“故君子无爵而责,无禄而富……处穷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10] 还说:“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11] 传统文化常常把追求道德生活的人称为“君子”,而把追逐物质利益的人一概斥为“小人”。因此,千百年来,中国人表面上羞于谈“利”,以为“利”乃最不祥之物,似乎一谈到利益问题,人格也就从此渺小,传统思想在义、利问题上的最明显弊端就是割裂了义利之间的关系,把道德生活和物质生活着作水火不相容的东西,实际上,这两者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倾向对主体造成的另一重要影响就是人从主体的地位下降为客体附属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魈迨前?谟谕馕镏?械模?酥挥性谡?逍灾?家庭、集团或是国家)才能昭示出自己的存在和全部意义,个人的意志、情感也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主体所造成的影响远是一个大课题,非区区本文所能言明和涵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讨也远没有终结,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进一步觉醒,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采取“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也不能采取“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或“中西互为体用”的思维方法,而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的办法,努力寻求其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的有效途径,使现代中国在面临挑战的21世纪,能够充分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150字)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74页。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24?25页。

[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译本卷三,第十九章。

[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国哲学》。

[5]《论语·学而》。

[6]《论语·里仁》。

[7]《孟子·梁惠王上》。

[8]《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9]《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10]《荀子·儒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