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读上博简《子羔》札记

2013-01-17

但史书记载,舜的父亲叫“瞽叟”。何谓“瞽叟”?《周礼·春官·大师》: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眡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注云:“凡乐质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为大师、小师。”郑司农注云:“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矇,有目无眸子为瞍。” [ii]可见“瞽”、“瞍”皆与乐有关所以,身为“乐正”的“大司乐”才能“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iii]是以帝舜的父亲“瞽叟”实即为“瞽瞍”,“瞽”、“瞍”均与乐有关,则舜父当为乐师。

但史书记载,舜的父亲瞽叟十分愚昧狠毒,一心帮助后妻所生的儿子象,想方设法要谋害舜,似与帝尧的乐正质夔不类。实则不然。《淮南子·泰族训》云:

夔之初作乐也,皆合六律而调五音,以通八风。及其衰也,以沉湎淫康,不顾政治,几于灭亡。

又,《孔子家语》卷六《论礼》云:

子贡作而问孔子:“然则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上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也。

《尚书·尧典》说舜是“瞽子。父顽,母嚚,象傲。”注云:“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按:其解说“瞽”“瞍”之意不确,但据此似可知舜父另有其名。瞽,古音为见母鱼部,夔为群母微部,音近可通,“瞽子”或即“夔子”。

行文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总结呢?“夔”是上古乐正的通名,舜的乐正叫廷,尧的乐正叫质。其中“质夔”就是舜的父亲“瞽叟”,其先“质夔”是个非常合格的乐正,后来被后妻迷惑,沉湎于淫康,陷害舜,欲置之于死地,因而遭人非议,于是,人们径称其谓“瞽叟”。如果我们的这种推测不错的话,则不仅可以解释上博简《子羔》篇,而且还钩稽出一段淹没的历史,把《淮南子》、《孔子家语》所记载的有关“夔”的评论与《尚书》的记载也协调起来。

释“殹”

《子羔》第九简整理者读为:“子羔问于孔子曰:三王之作也,皆人子也,其父贱而不足称爯也与,亦诚天子也与。……”其中“殹”字无释。

对此,刘乐贤与陈剑先生提出了异议。刘乐贤先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