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五至三无”

2013-01-14

因此,“诗之所至者,礼亦至焉”等三句,应该分别理解为“志之所至者,礼亦至焉”、“志之所至者,乐亦至焉”、“志之所至者,哀亦至焉”,即理解为实质上的并列关系,而不为字面上的串联所迷惑,方能真正捉住五至的真谛。也只有这样去理解,方能清楚看出,礼乐之原,都在一个“志”字上;而不致遭受字面干扰,误认诗为礼之原、礼为乐之原、乐为哀之原,忽视志的地位,陷入无名混乱。

礼乐之原原于志。志之所至致五至。五至之用用于正己。孔子曰:“五至乎,……君子以正。”这个“正”,指的就是正己。正己乃儒家人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功夫,孔子相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孟子认为“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都曾把君子正己视作实现王道的首要大事。

正己的途径很广,招数也很多,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并应该进行。儒学著作中,无处不可碰到正己的有关教训。《民之父母》篇中提出的以五至正己,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儒家认为,心是人的主宰,正己的根本在正心;所以五至的头一至就是“志至”。郑玄为《礼记》作注的时候说,志至,“言君恩意至于民”也。那是儒家学说意识形态化了以后,经师们的套话;并非原著本意。原著里面既无君、亦无恩,只有一个志。志者,心之所之也。因而所谓志至,就是心到它所应该到的地方,也就是正心、诚意那一套功夫,属于道德范畴里的事,与政治本无干系。

那么,心何所之而为正?志何所至而后止?孔子于此曾有曰:“志于道”;孟子答“何谓尚志”亦曾云:“仁义而已矣”。可见道或仁义,便是儒家所设置的心的目标,志的归宿,从而,也是他们所理解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地,或人的本质之所在。

简单一点说,“志至”所要解决的,是“质”的问题。志至则诗亦至、礼亦至、乐亦至、哀亦至,诗礼乐哀四至,属于“文之以礼乐”的范围,其所要解决的,是“文”的问题。“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五至要求人们在质、文两个方面都不懈其追求,它与正己关系,大体如此。

与正己相对且相关的是正天下。正己的终结目的也在于正天下。竹书《民之父母》认为,正天下的使命,是要靠“三无”来实现的。书中说:

孔子曰:三无乎,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君子以此横于天下。系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志气塞于四海矣。此之谓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