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宋代的双季稻

2013-01-11

浙西:“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稻再熟。”[13]范成大《吴郡志》:“再熟稻,一岁两熟。《吴都赋》:‘乡贡再熟之稻’。蒋堂《登吴江亭》诗云:‘向日草青牛引犊,经秋田熟稻生孙。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细考之,当在皇祐间(1049--1053年)。”[14]([14],2465页)范成大做出上述推论的依据是蒋堂在皇祐年间曾经担任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14],2312页)从皇祐年间到《吴郡志》成书的宋绍熙三年(1192年),吴郡似一直有再生双季稻的存在,于是《吴郡志》接着载:“今田间丰岁已刈,而稻根复蒸,苗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撩稻’,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14],2465页)范成大还有“吴稻即看收再熟”的诗句[⑩]。直到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玉峰(江苏昆山)志》中还有再生稻的记载。[⑪]这表明,皇祐到淳祐年间,浙西地区一直就有再生双季稻的存在。

福建泉州:《太平寰宇记》载:“春夏收讫,其株有苗生,至秋薄熟,即《吴都赋》所云:再熟稻。”([15],卷102)[15]

淮南:《宋史·仁宗本纪》载:庆历八年(1048年),“庐州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稻再熟”;著名书法家米芾(1051--1107年)在无为军(安徽无为县)任太守时也见过再生双季稻,“米元章为无为守。秋日与竂佐登楼燕集。遥望田间,青色如剪。元章曰:秋已晚矣,刈获告功,而田中复青者,何也?亟呼老农问之。农曰:稻孙也。稻已刈,复雨复抽余穗,故稚色如此。元章曰:是可喜也。而门楼无榜,即大书榜曰稻孙。”[16]这表明,当时淮南也有再生双季稻的分布。

江南:《宋史·五行志》载:元丰六年(1083年),“洪州七县稻已获,再生皆实”。成书于绍圣元年(1094年)以前的曾安止《禾谱》 上说:“今江南 之再生禾,亦谓之女禾,宜为可用”[⑫]。女禾除了表示其再生的特性之外,还可能说明再生之后的植株较原来的植株要矮。

湖北:《宋史·五行志》载:景祐元年(1034年)十月,“孝感、应城二县稻再熟。”

从上面叙述中可以看出,再生双季稻的记载主要出现于北宋。《文献通考·物异考》等古文献的记载,北宋安徽无为军(今无为县)、洪州(今江西南昌)六县、淮西路(今江北淮南地区)都曾经收获过再生稻 。再生稻栽培广泛,各地名称也不尽相同。史书中多统称为“稻再熟”,而玉峰(江苏昆山)等地则称为“再撩稻”,安徽无为等地的再生稻则称为“稻孙”,浙江会稽称“魏撩”,台州则称为“二稻”、“传稻”、或“孕稻”,江西等地则称为“女禾”。从地方官将其作为一种奇特现象上报,到曾安止的“宜为可用”,再到米芾的赞赏,可见当时再生稻虽然已较为普遍,但还正处在推广阶段。

至南宋时期,或许再生稻已让位其它形式的双季稻,或许已司空见惯,有关再生双季稻的记载反而不及北宋时多。不过南宋玉峰、会稽等地种植有软秆青和软秆白这样的软秆品种。据后来有关方志的记载推测,这一品种可能是再生稻[⑬]。

2 间作双季稻

除了再生双季稻 以外,宋代还出现了间作 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14世纪中期一本名为《农田余话》的书中提到了福建地区再熟稻的情况,曰:“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释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鉏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这里是以福建的近邻浙江永嘉的情况去推测闽广再熟稻的情况的。也是过去认为,间作稻最早的记述。([6],217页)

永嘉的间作双季稻又起源于何时呢?现有资料表明,永嘉的间作稻最早至少可以追述到宋代。因为在浙江永嘉的邻近地区浙江台州,已经出现了间作稻品种——寄生。南宋嘉定《赤城(今浙江台州)志》载:“以次言之:则献台、相连、寄生、第二遍之类是也。”([12],233页)

“寄生”是什么?宋代的志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在后来的一些方志找到对于“寄生”的解释。明嘉靖《太平(今浙江温岭市)县志》载:“寄生,以寄种早禾中,故名,一曰晚儿。”([12],237页)后来,寄生和晚儿这两个名字又合二为一称为“寄晚”。清嘉庆《太平县志》载:“迩年竞尚寄晚,于早稻初活之时,即戽水布秧其内,早稻收时,高已尺数,遍野皆青。”([12],176页)所以,清光绪《黄岩县志》说:“曰寄生,亦曰寄晚。”([12],234页)由“寄晚”又引出了“继晚”这一概念。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稻禾,迩年竟尚寄晚,或谓之‘传稻’,或谓之‘孕稻’。按:‘寄晚’亦作‘继晚’,言继早稻而晚收也。‘传稻’俗名稻传谷,乃早稻割后,其根株再抽成谷者,非继晚也。传稻治痢甚验。孕稻之名未闻。”([12],176页。)和寄晚同时,还有一个概念在流行,这便是“补晚”。明弘治《温州府志》载:“春夏之交,分早秧曰:插田;又分晚秧,插于空行之中,曰:补晚。”([12],185页)

一言以蔽之,寄生者,间作双季稻也。这种间作双季稻在明清时期的福建南靖、长汀、长乐、福清、连江、龙岩、泉州、永定,浙江鄞县、温州、瑞安、乐清、平阳等地,江西赣西地区龙泉、莲花、萍乡、万载、宜春、临江及赣东的宜黄等地,湖南与江西邻近的浏阳、澧陵等地,多有种植,名为“养儿”、“寄种”、“稐”、“补晚”、“稏禾”或“丫禾”。

宋代方志中“寄生”的存在表明,间作双季稻在宋代即已存在,这比先前的说法要早出近三百年。游修龄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浙江的连作稻主要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是间作稻(浙南为主)和单季稻(浙北为主)。若问浙江的间作稻起始于什么时候?可以从《平阳县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找到满意的记载。不过游先生并没有把乾隆二十四年作为浙江南部间作稻的起始时间,他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到,“浙南一带的间作稻还可上溯至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温州府志》中也有间作稻的记述。”[17]我们这里所发现的,嘉定十六年(1223年)《赤城志》有关“寄生”的记载,连同这一地区后来方志对于“寄生”的解释,更可以将间作稻的记载上溯到宋代。

4 连作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