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美的范畴层次的结构

2013-01-11

屠隆从历代文人当中重视孟浩然,李贺,李白,杜甫等四个人,王世贞重视过陶渊明,李白,杜甫,左思,白居易等五个文人。

刘邵所谓“平陂之质”、“明暗之实”、“勇怯之势”、“强弱之植”、“躁静之决”、“惨怿之情”、“衰正之形”、“态度之动”、“缓急之状”和刘勰所谓“才之庸俊”、“刚柔之气”、“深浅之学”,“雅、郑之习”都可以算是属于广义之“才气”,就是说气质。

我认为讲风格的时候,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家意识和才气(气质)。中国文学批评里头常用“气”,“情”,和“神”等三个概念。“气”是关于气质的,有强弱或者雄纤之不同;“神”和“情”关于意识的志向问题。对“神”和“情”,我们等到第三章再讲,在这儿先探讨“气”!在中国文学评论文中所讲的“气”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之“气”的意思,如曹丕在《典论·论文》所讲的,或者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讲的,是“任何一个人的个体固有性”,就是说个性的特征。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气”可以分为强、弱,或者宏、纤和中和三种。狭义的“气”的意思是排除弱气或者纤气,就是说是“强刚之气”和“中和之气”。

气象(风)和兴象(兴)两种美感范畴就是由于才气之强弱、刚柔或者雄(宏)纤(微)之不同而形成的。为了仔细探讨大强美和柔纤美两种美感的属性,请看元稹和胡应麟的如下文章。

(子美)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公才力既雄,涉猎复广用,能穷极笔端,范围古今。但变多而正少,不善学者类,失粗豪。钱、刘以还,寥寥千载,国朝新阳、历下、吴郡、武昌,恢扩前规,力追正始,大要八句之中,神情总会者,时苦微瑕,句语停匀者,不敢颖脱。故世遂谓七言律无第一。

元稹说杜甫的气势可以吞下曹植和刘贞之气势,胡应麟认为杜甫的才力雄,这都指出杜甫的诗由于他的先天“雄强”气质保有一种特殊的美。这雄强的先天气质使杜甫的诗含有“大强”美,不过他的诗不至于粗豪的原因在于他的诗还来自“神”、“情”和“情致”之情绪的成分,可以兼有闲逸、浓纤。元稹所说的颜渊之和谢灵运的孤高可以说是来自“神情”的风格,徐陵和庾信的流丽来自“情致 (也是胡应麟所用过的用语)”的风格。如果“神情”可以产生“孤高”,那么“神情”可以说是绝缘社会现实状态的情绪,换句话说自然指向的情绪。胡应麟把“神情”和“情致,”区别而用,认为“情致”是与“神情”不同,就是社会指向的意识(志意)和情绪。元稹所谓“势”是“强美”之属性,胡应麟所说的“气骨”也有这种属性,两者可以说是关系紧密的范畴用语。此外,“气概”和“骨气”也有类似或者同样的属性。“气象”一面和“气骨”、“骨气”一样包有强势风格,还包有“温柔和平”的风格。元稹所谓的“体”,与“势”对峙,可以类推为由“神情”或者“情致”而成的“柔美”美感,不是从气骨来的。 2.1属于“气象”的风格用语

以“气象”为主语的风格用语有如下四类。

(1)用宏、壮、雄等字来描写广义“才气”的风格语

(气象)宏远:初唐词藻丰饶,而气象宏远。

(气象)庄严:阴铿《安乐宫》诗。“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鹃仰,联翩贺燕来。重檐寒雾宿,丹井夏莲开。砌石披新锦,雕梁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右五言十句律诗,气象庄严。

(气象)闳丽;惟沈、宋、李、王诸子,格调庄严,气象闳丽,最为可法。

(气象)雄奥:屈宋诸篇,虽道深阂肆,然语皆平典。至淮南《招隐》,叠用奇字,气象雄奥,风骨棱噌,拟骚之作,古今莫迨。

(气象)雄浑: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诗》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语远而体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