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楚文字考釋四則之浅议

2013-01-11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楚文字考釋四則之浅议

(一)

陳偉先生指出「在出土文獻領域,新公布的資料往往能對既往認識提供修訂、改進的重要契機。」[1]這是很有道理的。《璽彙》3501是楚國璽印,內容屬於私名璽:「

 

 

(△)傑」。璽文的姓氏字以往不識,施謝捷先生曾釋為「

 

 

」,即「稱」。所根據的對象是楚國貨幣上的「郢

 

 

」、「陳

 

 

」。[2]但是我們比對《貨幣》4209「

 

 

」作

 

 

,可以發現二者在筆劃上還是有不同處。[3]李守奎先生將之置於《楚文字編-附錄》不知是否是這個緣故。[4]新出《上博(四)·曹沫之陣》簡32有字作

 

 

,整理者李零先生以為不識字,[5]陳劍先生則將此字釋為「早」,他認為:「此『早』及後文簡32下『早』字皆作上從『日』下從『棗』聲(『棗』形皆有所省略訛變),是早晚之『早』之本字,戰國文字中常見。原未釋出。」[6]陳斯鵬先生亦釋為「早」。[7]筆者估計這大概是〈語叢三〉19的「

 

 

」字的進一步訛變,主要是下面的「撇筆」往上移。在這新釋字的基礎上,筆者以為「△」可能就是「

 

 

」字。「△」上面從「日」形,中間的「

 

 

」筆劃拉直為「─」,其下各一的「撇筆」則類似「

 

 

」字。歷史上有「棗」氏,杜建春先生指出:「棗氏,本為棘氏,春秋衛大夫棘子成之後,後因避仇改棗氏。」[8]

(二)

《上博(四)·采風曲目》2有字作

 

 

(△1),字亦見於〈昭王與龏之

 

 

〉7作

 

 

(△2),還見於《包山》182作

 

 

(△3)。「△1」,馬承源先生隸作「寅」。[9]「△2」,陳佩芬先生亦隸作「寅」。[10]這些字上面均有一「目」形,而且跟一般楚文字的「寅」相比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