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楚简“ ”字及相关诸字考辨

2013-01-11

”形(参《古文字字形表》99页),“象身附尾饰,手捧粪箕以执贱役之人。金文字形渐变从‘人’,与小篆接近。”(《甲骨金文字典》204页)其实不只尾饰,还有“辛”形的头饰。后来省掉粪箕,把表示秽物的几点移到“辛”上(“辛”上的几个点画也可以看作饰笔),象形的人换用义符“人”移到左边,捧箕的双手变从“廾”,于是就成了金文中接近篆体的“

”(参《金文编》158页)。当然这只是基本形体,还有许多变体,都是可以看出演变线索的(如《散氏盘》的“

”字,“菐”下就是人身及饰尾的变形)。楚文字的“僕”(见第10组)另加“臣”作义符,而原来的繁化的“辛”形都省作“

”或“

”,“廾”也省换成“又”,于是就有了从“臣”“僕”声的“

”。出于布局的美观和书写的便利,从“臣”的“僕”往往进一步简化掉“僕”字右下部的“又”(有时用“二”作省简符号代替),并把“臣”字放在右下,于是形成“

”“

”“

”(右下的两斜竖为“臣”字之省)等字样,有时省“人”不省“又”,作“

”形,有时连“人”带“又”都省掉,作“

”形。可见“僕”作声符时是可以省掉“人”旁的。包山简的“菐+阝”(见12组)也有省与不省的多种写法,如“

”可以算是全形(用“又”代“廾”),只是“人”挪到了右下角,而“

”“

”则是省略了“人”形的。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声符的“菐”(pu)其实就是“僕”,汉字中并不存在独立的《说文》训“渎菐”的“菐”。“僕”字作为声符有许多变体,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可以省掉右下部而将“人”移到右下,右下的“人”又可以换从“大”(讹成“矢”),也可以只省掉人形而下面仍从“廾”,“廾”又可以换从“又”。这些变体在已被确认为后来从“菐”(pu)得声的几组楚文字中都有出现(见10—14组)。如果比较第5组“言+D”及6至9组各字所从的“D”形,不难发现,后者的“D”跟前者的“菐(僕)”的写法总体上是对应的,它们都有下部或从又、或从廾、或从人(刀)、或从大(矢)、或既从“人”又从“又”、或仅留上部而省去下部所从等写法。因而这些“D”是绝对可以跟“菐”(僕)字认同的,它们都是从金文“僕”字演变而来的(“辛”可以变成“丵”,“丵”可以省简;“廾”可以省为“又”,也可以全省;“人”可以下移,也可以省略;“人”与“刀”形近不分,“人”可以换成“大”,“大”与“矢”形近相混),各种写法都可以从金文的“僕”字得到解释。因此,我们说第5至第9组中“言+D”、“D+戈”、“D+刀”等字的“D”来源于“僕”形体上是完全可以讲清楚的,不仅有从“僕”到“D”各种形体的演变线索,而且有已释的从“菐(僕)”得声的字的形体系统的事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