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从政》篇释义三则之探析

2013-01-10

二、简甲十六 以□(犯)赓□(犯)见不训行以出之

此处原《考释》断句为“以犯赓犯见,不训行以出之”,认为“以犯赓犯见”之“文意未明”。④

今按:两“□”字,原《考释》认为都是“犯”,当是。赓,继续。以犯赓犯,后一犯字多一近似于“心”的构件,使之区别于前者,如果前者为“侵犯”义,后者应该是“恶意”或者“有意”的侵犯。

以犯赓犯,当与《礼记·表记》“以怨报怨”意义相近。《礼记·表记》曰:“以怨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不训,原《考释》释“训”为“顺”,我们以为可能读为“训”之本字更妥。《尚书·毕命》:“不由古训”,《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与之义近。

行以出之,古籍多有“□以□之”的句式,如《易经》:“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简文的“行以出之”与《论语》的“孙(逊)以出之”可以对读。出,表达。行以出之,用行动来表达它。

全句的断句可以改成‘以犯庚犯,见不顺,行以出之’,意思可能是:为了有所惩戒而用侵犯回应恶意侵犯,见有不足为训的行为,就用行动来表达它。

三、简乙一 壅戒先匿则自□(己)司(始)

原《考释》以第一字为“壅”,旧读为“掩”,认为从字形分析,该字乃从公得声,可读为“雍”,而用为“壅”,取“壅蔽”之义。“□”读为“忌”,原《考释》还举出郭店楚简中的例子,认为揆诸文意,应读为“忌”。全句盖言戒备之心若失,则已先启微亡之徵,此皆因有猜忌之心故也。

今按:壅,同“塞”。戒,简文像两手持戈,表示戒备。《说文》:“戒,警也。……持戈以戒不虞。”《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国语·吴语》:“息民不戒。”《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并同此义。匿,《说文》:“亡也。”有隐藏、隐蔽、消除之义。忌:原《考释》以为有猜忌之义,王中江先生读为“己”,并指出郭店竹书中的《语丛一》有“知己而后知人”,按照字形,其中的“己”应隶定为“忌”,读如“己”,字形与之近;《五行》篇有“忌(己)有弗为而美者也”。⑤王读是。

本句可与《孔子家语·王言》对读:“政教定,则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人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而女贞,六者,教之至也,布诸天下四方而不窕,纳诸寻常之室而不塞。”《大戴礼记·主言》与之意义相同而表述有异,亦可对读。简文的“壅戒”应该是“壅蔽之警戒”,而不是“警戒受壅蔽”,它不是一个动宾词组。“壅戒先匿”与《孔子家语》的“不窕”、“不塞”义近,意思是被壅蔽的危险就没有了;“则自己始”就是“就从自己开始”,与《孔子家语》的“先立人于己”义近。

“壅戒先匿,则自忌(己)始”,意思是要消除被壅蔽的危险,就必须从自己开始,自己先要做好。

注释:

①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简帛研究网”(03/01/10) www.jianbo.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②史仪:《〈从政〉篇编连拾遗》,“简帛研究网”(03/01/17) www.jianbo.org/Wssf/2003/shiyi01.htm

③第二简的断句、释读,从陈伟、周凤五先生。见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校读》,“简帛研究网”(03/01/10) www.jianbo.org/Wssf/2003/chenwei01.htm

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简帛研究网”(03/01/10)www.jianbo.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④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王中江:《〈从政〉重编校注》,“简帛研究网”(03/01/16)www.jianbo.org/Wssf/2003/wangzhongjiang02.htm

威廉希尔app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