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之探析

2013-01-09

〈恆先〉簡5-6:「有出於域,生出於有,意出於生,言出於意,名出於言,事出於名。」相類似的句子又見《鶡冠子.環流》:「有一而有氣,有氣而有意,有意而有圖,有圖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約。」與「言出於意、名出於言」相關的論述,我們很容易地會聯想到以下各家: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周易.繫辭傳.上》)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子列子曰:「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無言與不言,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亦無所不言,亦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如斯而已。」(《列子.仲尼》)

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忘象。(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

理得於心,非言不暢;物定於彼,非名不辯。言不暢志,則無以相接;名不辯物,則鑒識不顯。鑒識顯而名品殊,言稱接而情志暢。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稱也。欲辯其實,則殊其名;欲宣其志,則立其稱。名逐物而遷,言因理而變。此猶聲發響應,形存影附,不得相與為二矣。苟其不二,則言無不盡矣。(西晉.歐陽建〈言盡意論〉)

由先秦到魏晉,蓬勃發展的言意之辨,顯然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議題,《上博三.恆先》簡5-6本簡解為「意出於生,言出於意,名出於言」,則符合中國哲學的這一個大傳統;讀為「音出於生,言出於音,名出於言」,則如月下孤鳥,無枝可棲。同樣地,簡6的「音非音,無胃(謂)音;言非言,無胃(謂)言」,也要讀成「意非意,無胃(謂)意;言非言,無胃(謂)言」。

威廉希尔app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