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2013-01-05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内容提要]文章开头从苏拭的生平谈起,提出问题——论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主体部分从四方面详细论述: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分析诗人的思想根源。 (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北宋苏拭是继柳永之后的著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出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拭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在当时享有盛名:“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①

苏拭是浪漫主义词人,已成定论。论者多循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研究,而对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则为少见。本文就苏拭的人生轨迹对其现实主义词风作一初步探讨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普列汉诺夫说:“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到当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大大的降低。”②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拭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 “刘”地界‘辽”, “凡东西失地七百里”。③这年冬天,苏拭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情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这也是一首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壮歌。作者通过对汉唐盛世不受外族欺侮的羡慕,表现了对宋朝衰败国事的深深失望。这里说“恨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北宋词中,这样与当时边境事件有直接联系;’并且反映杀敌靖边的爱国感情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④苏拭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此强烈,除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之外,还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有关,其父苏洵《六国论》一类文章,旨在对付西北二边的侵犯,不为空言,切中时弊,关系到宋朝立国之根本,给当时的执政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教训。苏拭在其父的影响下,对边防大计也有过不少积极的建议,可惜只起到了科举考试中敲门砖的作用,对消洱边防大患竟丝毫无补。

苏拭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在《与滕达道书》中他问:“西事得其祥乎?虽废弃,未忘国家虑也。”可见,苏拭无论穷达都关心着国家安危,他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中说:“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原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潞州地区地势高,又北临辽国,是个边防重镇,而梅庭老“原是古之儒”,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惜“时平不用鲁连书”,这“时平”是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用屈辱投降政策换来的,“奉之旨有限,而求之者无厌”。⑤这怎能不激起作者的愤慨呢?苏拭看到统治者只知道宴安享乐,而忘记了大片边地,他遥望边关,不胜感叹;“歌翻杨柳金尊佛,饮散凭栏无限意,云深不见玉送遥,草细山

重残照星”。⑥元丰四年十月,苏拭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万,宋朝军事上的腐朽完全暴露了。自此,西夏更加猖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拭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苏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鼻矾,写

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拭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