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识的演变

2013-01-05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识的演变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提出,悲剧的六个成分中情节是第一位的。因为正是事件的发展过程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形成、显现和发展,从而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意义。尽管后代的叙事文学理论往往更重视的叙事要素是性格,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毕竟表达出了对叙事艺术的一种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叙事首先是讲故事,也就是要组织和叙述情节过程。情节对事件的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而任何的顺序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因果关系经验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其中都隐含着一定文化中人们对世界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意识。这就是叙事中的时间意识。时间意识是一定文化中人们的世界观的基础。理解叙事中隐含的时间意识,就是在理解一种意识形态的世界观背景。

一、叙事与“天道”

上古的历史叙事在记载和阐释历史事件的背后,隐含着理解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观念根据,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时间意识。《左传》是上古历史撰述中最具有叙事性质的著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古典叙事文学传统中时间意识的一种典型形态。

《左传》中所记述的历史事件以《春秋》为线索,也就是说,是依照时间过程逐年记载的编年体。从整体上看,书中的时间是纯客观的序列,不管大事小事都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僖公元年”下来是“僖公二年”,“春王正月”后面是二月、三月;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只是时间先后的顺序。但这只是在《春秋》所限定的宏观框架上所显示的时间状态。事实上,《左传》与《春秋》中明显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对不同的事件具有不同的叙述兴趣:有的基本上是按照《春秋》的路子加一点解释就带过了,而另外一些事件却可能成为叙述者的兴趣重点,被组织成情节连贯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有“郑伯克段于鄢”、“长勺之战”、“齐晋鞍之战”、“秦晋之战”、“城濮之战”等战争故事。

在这样的叙事段落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时间已不仅仅是排列事件先后顺序的客观尺度了。在这些故事中,时间过程与前后各个事件的发生次序、状态有了内在的联系。就拿长勺之战来说,《春秋》在莊公十年的记述中说:“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前后两件事可以认为只有客观发生的先后次序而没有内在的关联。但在《左传》中关于长勺之战的记载中,从曹刿请见开始,叙述了这个战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事件都有内在的关联:没有曹刿的请见就没有后来庄公三鼓而出的战法,当然也就没有最后的结局。换句话说,在《左传》所叙述的故事中,时间意识不仅表现为对事件先后顺序的排列,而且表现为内在的因果联系。

长勺之战的整个时间过程不长,大概是在几天内发生的。《左传》将《春秋》中“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这样一句话敷演成了一系列事件构成的情节:齐人进犯,曹刿请见,与庄公论迎战的条件,开战,追击等等。这些事件相互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陆续展开。在这个时间过程中事物发生了变化:开始是郑国遇到了强敌入侵的不利形势,最后则是战胜了敌人,形势翻转到了正面。实现这个翻转的条件主要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庄公体恤民情,因而有了民心基础;二是在战场上善于抓住敌疲我劲的时机一鼓作气;三是审慎观察敌人的行迹,避免在追击时中计。这些取胜之道概括起来无非是道义和智慧两个条件,而整个时间过程就是这两方面条件显现的过程。因此可知,这段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即道义和智慧决定结果这样一种规律。

综观《左传》中叙述的各诸侯之间的政治和战争故事就可以看出,长勺之战的逻辑也是贯穿在其他大多数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发展逻辑:比如在城濮之战的叙述中,一开始先描述了楚国大将子玉的暴戾和飞扬跋扈;随后是楚国攻宋、宋人向晋国求救;晋人通过灭曹、卫的办法来激怒楚国,接下来是楚君和左右一再劝子玉回师,而刚愎傲慢的子玉却一意孤行;与子玉相反,晋国重耳则以退避三舍的方式表现出他的谨慎谦抑……整个故事的时间过程是楚、晋双方首领性格和行为方式的显现过程。当子玉的狂悖傲慢和重耳的谨慎明智充分显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决定战争结局的时候。这就是说,在双方的一系列行动产生和展开的时间过程背后存在着一种支配这种时间过程的普遍逻辑。秦晋之战也是如此:秦国先骄而一败再败;失败挫辱了秦国,但也激发了秦国君臣的同仇敌忾之心,并使他们变得谨慎起来,直到最后因君臣上下一心、背水沉舟死战而终获胜。在这个过程中,秦国君臣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导致战争结果的转变,同样显现出了支配着战争胜负的普遍逻辑。总之,《左传》的每一个故事中,一个个事件出现、发展和变化的时间过程都被表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逻辑的展开和显现过程。时间因而不再是单纯的先后序列,而是推动事件发展的普遍逻辑的实现过程。这种时间意识可以称为事件逻辑意识。后代研究者多认为《左传》中包含着一种“民本”思想,这也就意味着《左传》的叙述意识中包含着一种道德意图。但《左传》中道德意图的实现,既不是《论语》或《公羊》式的教训,也不是《春秋》式的暗示,而是把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组织成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逻辑过程。正是这个逻辑过程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在作者心目中,最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也就是“天道”,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共同的客观逻辑。因而事件逻辑也就成了“天道”或普遍道德的逻辑。

把时间过程理解为“天道”的现实化过程,这种时间观念基本上贯穿在后代大部分“正史”的叙述意图中。所有的“正史”叙述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普遍的道德意图,就是表现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即所谓兴亡之道。在这种叙述意图的引导下,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发展过程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似道德逻辑的循环往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句话可以说是这种历史意识的一个经典表述。由此可以看出,把叙事中的时间过程理解为“天道”显现的逻辑过程,这样一种时间意识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社会的意识形态传统作为历史观念的表现。

二、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