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可敬的贾政

2013-01-04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可敬的贾政

论文关键词:贾政 情理 宽柔 善道 人道

论文提要:评价一篇文学作品的人物,应该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站在人类的普遍情感和常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物的情的真、伪与善、恶,不因时代、阶级的不同而有所偏颇,尽可能摆脱时代、阶级的自我局限。从这个角度来看,贾政的情是真情,是善情,是符合人之常理之情。人的好坏的判断,应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从言行的结果是否造成了无辜的伤害这一角度来判断。善与恶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始终存在着一贯被普遍认同的东西,善的应该是人道 ,是人道的就应该被肯定,被颂扬。贾政对人是宽柔的,对恶是批判的,为政是廉洁的,他的行为是人道的,是任何文明时代,文明社会普遍认同的善。我们不应因为他是封建统治者就否定贾政身上美的东西。当然,贾政的所作所为是挽救末落的家族和封建社会的命运,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一、 引 言

《红楼梦》这中国古典名著,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牵动着人们的心,广泛地被各个时代的人们所评阅。特别现代学者热衷于“红学”,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光辉名著的方方面面,从作家到作品,从政治经济到宗教、文化、伦理道德,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评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许多共识。对贾政这个人物的评价也似乎定性:他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道貌岸然,凶狠,威严,虚伪,是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派人物。不知怎的,每当看到这样的评说,总让人觉得别扭,就是说既有相似的对贾政的审美评判,又有与此不同的审美评判。这是用词的差别,还是评判的标准的差别,或是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总之,我觉得贾政这个封建官僚并不另人可恨可恶,说他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不假,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也不假,说他是封建统治者的正派人物是真,但这些都无法让人们认为贾政是道貌岸然,凶狠,虚伪,可恨的。我倒觉得贾政是一个有情的人,他的情是真的、善的,他品行端正,宽柔待人,为官廉洁,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善人

二、 情与理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写宝玉挨打。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论说:“代表封建势力的贾政想置宝玉于死地。”a又说“封建家长们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竭力想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凭借自己的权力,不惜对叛逆者采取无情的压制。”b这里的“封建家长们”当然包括贾政,“叛逆者”包括宝玉。这是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对贾政作出了“无情”的审美评判。周先慎先生在他的《明清小说》中也谈到了宝玉挨打的情节,并着中分析了贾政的三次流泪。为便于分析讨论,现摘抄如下:

在生活中,一个被激怒的父亲打儿子,一时手重,事后因心疼而后悔,以至于流泪的情况是常见的。但贾政与此不同,且看他第一次流泪,是在他“气的面如金纸”,下决心要打却还在将达未打之际,他“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这里的“满面泪痕”当然不会有因心疼而哀痛的成分。贾政自己的话透露了他内心的秘密:“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宝玉过去!也免不的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后来,是他满心希望宝玉长大后继承“天恩祖德”,做一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宝玉却违背他的意志成了一个不孝逆子,使他感到希望落了空。他愤怒,同时又不能不感到绝望和悲哀。这就是他在未打宝玉之前就先流泪的真正原因。第二次流泪……跟王夫人一样,他深深地感到没有“依靠”和“绝”的悲哀。第三次流泪……这次流泪,跟王夫人一样,不是哭活着的宝玉,而是哭死去的贾珠,实质上也就是哭自己希望的破灭。……关于眼泪的细节的描写,透过贾政表面上的凶狠和威严,无情地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的另一面,贾政,一个力图使行将败落的贵族大家庭能够存亡继绝的封建统治者,一个正统派的代表人物,在宝玉这个“冥顽不灵”的“孽种”面前,既愤怒又悲;既威严又虚弱。C

从这段评说中,我们依然强烈地感受到周先慎先生也是在说贾政这个封建统治者的“无情”,连最起码的父子之情都没有,他的流泪是自私的,虚伪的,不是为宝玉流泪,他不像一般父亲打儿子时,一时手重,事后心疼而后悔,他也是残忍的,凶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