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隆中对”的现实思考

2012-12-28

做出正确的决策,还要科学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深化认识。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要全面 、及时地获得有关 的信息 ,而且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就是分析 、推理和判断的思维过程 ;就是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化过程。信息是可贵的,但信息只是一般的零散的认识,不是全面 的东西,不是本质 ,不是物的联系,不是规律。只有经过思维的过程 ,在头脑 中进行加工处理 ,才能将认识深化 ,形成新 的理性认识。

诸葛亮和刘备同处于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襄之国,一个能够看 出在 当时条件 下,荆益可 以独成一格、三分天下 ,一个却对此扑朔迷离,原 因就在于,诸葛亮分析研究 了他所得来的有关时局发展的各种信息 ,从而对天下形势得 出比刘备更全面、更深刻、更本质、更正确的理性认识 。诸葛亮根据兴复汉室的目标要求和对 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 ,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战略方针 ,就是联合孙权 、共抗曹操。与孙权结盟 ,是在科学地分析了各方实力的情况下提 出的。首先,诸 葛亮分析曹操有三大优 势:一是个人优势。曹操在名望低、力量小的情况下竟能战胜袁绍 ,由弱变强 ,不仅在于能抓住并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而且还在于其深谋远虑,有很强的驾驭时代风云的能力。二是军事优势。当时曹操拥有百万雄兵,是名副其实的兵多将广 。三是政治优势。曹操亲 自把汉献帝从洛阳迎接到许昌,并以汉献帝的名义 ,向割据势力发号施令,取得了很大的政治主动权 ,也赢得了北方人 民的拥护。其次 ,孙权集团虽没有曹操强大。但 占据着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区,又经过孙氏三代的苦心经营,政权稳定 ,地势险要 ,民众依附,人才众多,是一支举足轻重 、不容忽视的借用力量。面对这’两大战略集团,对于要兴复汉室的蜀汉来说 ,最大的威胁来 自曹操。然而蜀汉 自身的实力 ,又无法单独与其抗衡,只有借用孙权的力量,共抗曹操,才有可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所 以诸 葛亮告诫刘备说 ,对孙权只“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现代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首先 ,应该广泛地收集信息 ,掌握信息 .不闭门造车 ,不做盲人瞎马式 的决策;其次,应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逻辑思维和唯物辩证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还要借助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这些都有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

三、理性和趋利是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

所谓理性,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主观自觉地、能动地与客观相统一。 从认识论 的角度讲,决策是一种主观范畴,是人的思维产物。人的思维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构成的活动过程,分析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出发点,推理和判断都要 以客观公理和过去的经验为依据。孔子说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说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凭空猜想,不要主观臆断,不要 固执 己见,不要 自以为是 。也就是说 ,不要把 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客观情势之上 ,要坚持理性原则 。所谓趋利,就是指趋利避害。《孙子兵法》说 :“势者 ,因利而制权也 。”意思就是说 ,趋其利而权变之 ,以造成有利的态势 。又说,“乱而取之”、“强而避之”,也就是说,乘敌之乱而取之 ,因敌之强而避之。这就是作战所应当遵循 的原则——趋利避害 。比较敌我双方的利害关 系,有利于我者 ,则立即行动,全力以赴 ,形成强大的攻势以取胜。如果敌方实力强于我方,则避其锐气,以待时机 。理性原则和趋利原则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深人。违背了理性原则 ,决策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违背了趋利原则,决策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围绕“兴复汉室”的战略目标提出分步实施 的四步战略对策,就是以客观形势为依据 ,通过严谨的分析、全面的综合 ,遵循理性和趋利的原则确定下来的。第一步 ,取荆州。诸葛亮说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G912。诸葛亮在荆州隐居多年 ,对荆州 的战略地位非常清楚 ,控制 了这一战略要地,就可以四通八达 ,进退 自如,兴复汉室的目标就有了实现的基本条件。并且诸葛亮论证了取得荆州的可行性 .“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第二步,得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益州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控制了益州,就有了巩 固的根据地和充足的物资来‘源 。发展要有基地,立国要有国土,否则,就没有基本的立足点和生存条件,兴复汉室就成为空中楼阁。同样 ,诸葛亮也指明了得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第三步,三分天下,形成曹魏、孙吴、蜀汉三足鼎立的形势。不是诸葛亮不想消灭曹操,实是因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不是诸葛亮不想消灭孙权,而是因为“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这两方 的实力太强,实不可图,三方只能鼎足而立,等待时机。避其锐气,以待时机,是趋利避害的战略决策原则 。第四步,在实现上述目标后 ,待天下有变,时机成熟,兵分两路,“以向宛洛”,“出于秦川”,进而实现兴复汉室的战略目标 。

事实上 ,任何管理者所面对的都是激烈的竞争,管理者所要谋划的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在这样的环境下,管理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理性和趋利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趋利避害。一个企业的客观实际包括:宏观的方针政策、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资源供应者的情况、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等。战略决策遵循理性和趋利原则 ,就要考虑符合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利益和发展;符合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和兴趣;适应不适应 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还应该注意,客观情况是发展变化的,决策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并适时进行调整 ,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概言之,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 问题 ,顺应社会的需要,有利于 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从总体上看无疑是正确的,它成为刘备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基本指导思想 ,对蜀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代不少人给诸葛亮“隆中对”以很高的评价。“隆中对”的决策实践也给现代管理以深刻启示。管理从决策开始,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全面把握客观情势,充分掌握各种相关信息 ,遵循理性和趋利的决策原则,科学地确定事业的目标和规划。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事业的兴衰成败,现代管理者应当把做好战略决策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M].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2] 芮明杰.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O05:209.

威廉希尔app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