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破解的研究——从老子德育观说开去

2012-12-28

二、“不言之教”的德育方式

造成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灌输、说教的德育方式。在“高大全”德育目标的规引下,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大都在有意无意间、有形无形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形:要么自视为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居高临下地教导着学生;要么成为传输指令的机械操作者,刻板无趣地将“真理的教义”全盘复制注人学生的大脑。不管哪种情形,都无感染学生生命的热情,激发学生对道德的追寻。因此,要想破解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德育方式。老子的“不言之教”对我们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的“圣人”在现代语境里可以理解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不言之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用语言教导,实际上内里蕴涵着丰富的意蕴。

1.“不言之教”乃“善言”

教育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工作,因此,不可能不言。但这种言不是空言、大言、妄言,而是善言。老子说:“善言,无瑕滴。”(第二十七章)教师要想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甚至要言之精、言之慧,才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的改革,应该说是深得“善言”的要领。具体的做法是将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细分为若干专题,突破院系,乃至在更大范围里聘任主讲教师,组成实力雄厚的教学组阵容。由于主讲教师对所授的专题都有一定的专深的研究,教师用自己深刻理解、体悟、内化了的东西去讲解思想政治理论,可以避免照本宣科式灌输说教的弊端,排除学生的逆反和浮躁心理,从而打动学生、说服学生,不仅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知性内容,更使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2.“不言之教”乃“善行”

要达到德育之效,仅“善言”是不够的,更需要教育者的“善行”来配合。“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章)善行是指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家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教师的行事为人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超出有声语言的教化,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要着力进行自我人格塑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第五十四章)教师以道的法则自我修身,其德性就会真实纯正。富有纯真之德的教师必然会以无私之心,关爱着每位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着每位学生;以处下之心,托举着每位学生。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阴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和内在感染力。

3.`‘不言之教”乃“自化”

道德有其内在化成的规律,非外在人力强制灌输所能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道之所以受尊重,德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它对万物不加干涉,而是任万物自生自化自成。因此,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作用,可采取问题讨论、主题发言、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与自觉。教师应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心态,因任学生自然成长之势,辅之、导之、引之,少言教,多启发,正所谓“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留给学生自我体悟、自我化育的成长空间,从而达到自我生命的觉悟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总之,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是多因素的,主因在于德育目标的理想性、空泛性,远离学生的成长实际;随之而来的是德育方法的呆板性、单一性。目标与方法两者均背离了学生身心成长、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德育思想对于破解这一困境有其独特的价值,老子以“不言之教”而“复归于朴”,顺任自然天性而返璞归真,给人以扑面而来的清新通透之气。

威廉希尔app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