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愤世嫉俗忧国忧民一徉于古诗词长河中的忧患情结

2012-12-28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心特征,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且催生了古典诗歌忧国爱民的抒情主题这些诗歌有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以及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并进而形成希望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超越的心态。优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汉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古已有之,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刻而丰富。

1忧患情结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先民的生活环境非常险恶,“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蠢》),时常有洪水、大火、野兽威胁着人民的生命,“靠天吃饭”的农耕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低下,收成极不稳定,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先民深感死亡的威胁,看到生命的有限,促进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引发了他们强烈的生存渴求。这些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优患意识的民族。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反映的便是这种普遍存在的忧患心态。

其次是儒家思想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优”,战国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心忧天下,民为邦本”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孟子例举历史中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扁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并由此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孟子将人生优患与社会优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将其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

从战国末年到秦统一天下,“忧患”就总是与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在一起。随着懦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其“心忧天下,民为邦本”的思想就对文人影响深远,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并逐渐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唐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亡国之音,隔代相闻,故国之思,不绝如缕。心忧天下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的重任和精神动力。

2忧患意识在诗歌中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是多方面的,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理所当然地承载优患意识。诗人对社会特别敏感,对痛苦的体验比常人强烈,甚至能透过现实中暂时的和表面上的圆满看到它内在的和更深刻的不圆满,所以忧患情结在中国传统诗词中表现更为突出。诗人们继承学习,发展创新,几千年来古诗词长河中始终徜徉着浓郁的忧患情怀。

2.1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忧患情结中最重要的特点。《诗经·黍离》篇传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的宗庙宫室,已遍种黍樱,不禁伤心落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吟唱,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

继《诗经·黍离》之后关注国家命运的诗人是屈原。他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以悲忧为基调,《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而诗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了忧国的千古名句。

威廉希尔app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