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学让我们生动——著名作家毛志成访谈录

2010-12-27

毛志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教师写作研究中心理事长。1973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神秘的箱子》《对门儿》《大地的脉搏》《归来的叛国者》《琼楼隐事》《女大学生梦幻曲》等;中短篇小说集《留下了指纹的孩子》《乌纱巷春秋》《前夫》等;毛志成京味文学选集《初渡》;青少年语文辅导书《在口头和书面之间》,写作辅导书《小说讲座》《讲故事学作文》等;杂文集《毛志成杂文精品选》《上帝对人的最后谈话》;随笔集《昔日的灵魂》《喋喋人世间》等;学术专著《文学智能品质论》等。

毛志成,从当小学、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是一位终生从教的著名学者型作家;有人称赞“毛志成下笔万言、倚马可待”,他创作时总是一气呵成,一稿而就,常常日作三五篇,已发表、出版的文字总数已达3000万字以上,成为创作产量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随笔以其思维活跃、浸透忧患意识和正义激情的笔锋而蜚声文坛,深受读者瞩目,被誉为文坛“黑马”,有“南有余秋雨,北有毛志成”之称。

文学校园:毛老师,您是大学教授,又是著名作家,多年来您对我们开展校园文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贡献很大,首先向您致敬。现在,我们怀着对文学追求的光荣与梦想,创办以突出文学教育为特色的“文学校园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校园师生传递最优质的文学种子,让文学陶冶校园,让校园盛开文学之花,让每一位学子浸染文学之美,让文学之美引领阅读与写作,让文学精神帮助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我们办报的理念与宗旨,请您多加指导!

毛志成:贡献谈不到,只是卖力、尽力而已。为什么卖力、尽力?因为我除了是作家之外,首先是教育界的一名成员,更何况我是文学系的教授,而且是师范类大学的文学系教授。我的学生毕业之后又大多在中学做语文教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兴趣、写作才能。所以你们的工作是功德无量的,我责无旁贷。现在,你们为了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要创办这样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把多年来开展校园文学研究的理念与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培养园地,这更是一件大好事,我将全力支持。我认为,你们要突出文学教育的“德育含量”,要提倡我经常提到的“三气”文学品格。

文学校园:您在很多有关研究青少年写作的场合和我们的校园文学研讨会上,都曾提倡过“三气”,即正气、大气、才气。具体到文学创作上,“三气”指什么?

毛志成:正气是指有起码的而且必须是正确的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判定标准;大气是指不要总围绕着“自我”那样的小家子气十足的琐事、俗事写诗写文,要力求关注一点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大趣;才气是指既无呆气又无伪气的灵气,写出的作品力求是智文兼美文。

文学校园:当前青少年学生对通常的作文,对语文教师指定的作文,不感兴趣甚而头疼、恐惧。但也有不少学生对课外的文学创作情有独钟,甚而掀起了一股股“文学创作热”,有的学生还出了书,被誉为“小作家”“少年作家”,您的态度是什么?

毛志成:首先的态度是正视、尊重、保护,但不能盲目,要采取十分负责的态度。一般的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怕作文,甚而恐惧作文,原因往往不在于学生本身,而在于语文教学机制、教师诱导能力、教法灵活程度的滞后。而少量的偏科学生迷恋文学创作,对他们的写作兴趣本身应给予保护,但对其过分的功利主义式的亢奋,也要适当地泼一点清凉之水,告诉他们:你们那种逞才式作品,卡通式作品,包括叛逆式的思想和语言,即使真有亮点,也像绘画中的“儿童画”一样,与后来成为真正画家不是一回事。而且,差别很大!必须努力才成,努力就包括把基本的文化课学好。

文学校园:当前中、小学的语文新课程改革,虽然教学观念、教材编选和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许多学校教学实际中并未真动,仍是老一套教法,还是为了考试分数;有的假动,刻意地搞一些表演式的、作秀式的“样板课”;对这些问题应怎样改进?

毛志成:头一条就是清醒,要认识到语文教学不是在培养考试机器式的书呆子。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进行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教师的文学修养如何提高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的目的应定在培养和提高所有学生的读写能力上,进而将读写能力上升到读写品位。

文学校园:什么是读写品位?

毛志成:简单地说就是在读好书、读好文章时有兴趣,有快感,且又热衷于读那些好书、好文章,而对次书、次文章有识辨能力,做到远离之或厌弃之。写的品位包括写作时有冲动感,力求将文章(包括文艺作品)写得不只通顺而且有才气。即使他将来不去当作家,或根本不想当作家,从事各行各业他也是个有文采的人。也就是说,让我们的学生具有文学修养,有了文学修养的人就会成为一个儒雅的人,有品位的人,生动的人。

文学校园:这正是我们创办“文学校园”的目标。毛老师,您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看重,还曾说过某些语文教学是“笨教学”,笨在哪里?

毛志成:头一条是教材笨。过分固守法定教材上有限的那几篇文章,不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读貌似“杂七杂八”的作品,不知道没有较大阅读量的学生(包括成年人)是很难形成文学兴趣和写作才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特别看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建议“文学校园”在引导阅读上下功夫,学生的学业很重,时间有限,这就讲求阅读方法,所以“文学校园”要力争做到这一点。第二条是教学管理笨。许多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工作过分强调量化,甚至限制过死,只盯在语文老师的教学备课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视给他们提供“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第三条是教法笨。教师只会抓住法定教材上的某篇文章、某首诗“死讲”,连他讲的内容也是从“教学辅导材料”上重复下来的。能不能少讲一点?教师本人能否也多看一点课外书?能否将你的讲变成与学生的相互讨论?

文学校园:是的,中学阶段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是培养语感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关键期。一本好的教材、一位好的老师和一种良好的学校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应多提供语文教师施展才华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开设读文学书和训练文学体裁写作的课程。事实证明,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能有培养出新一代作家。因此,我们要呼唤、倡导建设“文学校园”。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引领工作?

毛志成:我认为首先要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应当成为文学爱好者。在这样的事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语文教师。只有当语文教师不是教学机器,而是一个有文学兴趣、有文学才气的人,才会将校园变成处处充满生动文采的空间。

文学校园:谢谢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