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档案属性、理论建构与学科形象浅谈

2013-01-10

档案作为社会存在物,不是纯属“自为的存在”,而是“为他的存在”,上述对档案属性与价值观念的论述表明了人们对档案的态度和价值的取舍标准。它既与人们各自的需要、利益等相关,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对档案史料价值的强调就是落后的、保守的,对档案信息价值的强调就是先进的、开放的,只能表明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研究者对档案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向,也意味着档案文化的新转向。

“价值”概念的形成和应用,体现了人类对人的内在尺度、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自觉意识,是这一客观尺度的思想表达形式和理论表达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语言上的名称,只是作为概念反映出那种不断通过重复的活动变成经验的东西,也就是反映出,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11]。对于档案属性的不同表述,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赶时髦地“替换”,而应发现其中隐含的档案价值意识的深意。

3、档案属性的把握决定着研究者的理论选择和理论建构

近代学者黄彝仲曾言:“档案之功用,多因观点与立场不同,持论见解,互有差异,各以其自己之主观,强调其作用。历史家视档案为史料,……收藏家视老档案为古物,行政家视档案为治事之工具。”此论一方面可以说明本文上述两点的阐述,同时它也表明研究者在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受着既有理论的引导与支配。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对于客体的认识不是对客体的直接反射,而是必须经过主体依据自身既有的认识尺度和认识图式(如概念、理论、例证、储存的心像和可参考的图形等)对客体进行判定的过程,从已有知识出发去探究未知的事物或事物未知的方面。“观察主体的理论抽象取决于主体的理论结构。在现代科学中要把握观察客体的本质规律,就必须在观察中始终发挥主动性”[12]。科学社会学家巴里·巴恩斯也认为:“科学中的观察是‘理论负载的’(Theory Laden)”[13]。这些观点表明,在观察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属性时,需选择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路径。

对档案属性的各种不同的分析,不只是表达一种观点,确立一种对档案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发现和实际地掌握对它的使用方式”。档案的不同属性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需要我们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应当选用不同的理论工具。正如人们在学习、解读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时指出的“16世纪法学方法帮助人们从法律凭证角度认识了档案的功能;18世纪古文书学方法帮助人们从事实记录角度认识了档案的功能;19世纪历史学方法帮助人们从原始史料角度认识了档案的功能;20世纪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从人类记忆角度认识了档案的功能;信息学的方法又帮助人们从信息资源角度认识了档案的功能”[14]。在研究中,理论交叉、理论融合固不可少,但基本的理论工具我们还是不能放弃的。

“每种理论和每个理论家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都将社会现实意识形态化,使之体现着自己所接受的某些价值”[15]。档案属性的把握可以成为档案理论建立的基本预设,从不同的属性观念出发,建构档案学的知识体系。“事实表明,对于同一客体,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下,而且在同一个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下,依主体现实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性质的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的认知观念,建立不同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科学体系,产生不同的使用方式”[16]。

4、档案属性的把握决定着档案学的学科形象

学科形象是学科(专业)的基本定位和学科性质的体现。考察中外档案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社会对其性质、地位的认识,历史上是不同的。

德国学者赫尔曼·鲁姆叔特尔在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分析了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他指出:“经历了19世纪,20世纪前半叶主要作为历史科学的辅助科学的描述性、历史性工作的使命,直至我们这个时代才形成现代的、具有职能结构的档案科学,它虽是独立的,但被赋予了历史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范围的地位”。“这些彼此不同的描述表明了这一事实,即档案科学本身独立地置身于各门及其不同的科学之间”。[17]

从我国档案学形成及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情形大体一致。它最初也是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产生并逐步独立出来的。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档案学作为信息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来建设,视档案学为信息科学体系中信息资源管理科学这一门类。1998年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就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大学将原属图情档专业的学院或系改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或系,一方面反映了档案学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档案学科专业领域在寻求以新的形象和社会身份,融入社会之中,以求在更大的空间上寻找位置,实现自我突破。

学科的重新定位与学科性质的再认识,究其根源来说,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再认识,是研究者“档案意象”、“价值取向”的转变及其相应的理论选择与理论建构的结果。档案学的历史学性质是社会对档案史料属性认识与理论建构的结果,“18世纪末,19世纪初,档案的作用发生了强有力的变化,它从捍卫统治者权力与权利的武器库转变为历史研究所需的资料储备。在实际中,这种规范性的转变表现为,它的重点愈发从档案馆赋予的法律性任务转移到历史性任务中,从国家的目的转移到研究领域中”[18]。同样,档案学的信息科学或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性质也是对档案信息属性认识与理论建构的结果 ,如果没有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档案学科也就不可能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

档案学发展至今,需要我们对其理论观点、学术主张和学科建设进行反思,提高学术自觉,以求理解自身,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增强理论的自主适应能力,生产出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的知识,推动学科进步。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7页。

[2] [5] [9] [16]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45、91、95页。

[3] [4] [12]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278、29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页。

[7]吴宝康:《树立为档案事业奋斗一辈子的思想――浙江省嘉兴市档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6年10月11日),《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0页。

[8]陈作明:《论档案》,《档案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0]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转引自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5页。

[13][英]巴里·巴恩斯等著:《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解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4]冯惠玲、安小米:《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学术特点及主要议题》,《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6期。

[1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17] [18] [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26、117页。

威廉希尔app  档案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