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形势下优化研究生导师档案管理的思考与探析

2013-01-04

 【编者按】:档案学就是探索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威廉希尔app 档案学栏目为您提供档案学范文参考,以及档案学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新形势下优化研究生导师档案管理的思考与探析

摘要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学科建设与导师管理工作的经验,从信息化、实用性、安全性等角度对新形势下如何优化研究生导师档案管理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档案 管理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国现有博士生导师5.4万人,硕士生导师18.5万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立。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到注重内涵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新的历史阶段,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日益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培养与管理,大多在研究生院(处)下设置学科建设办公室等机构专门负责研究生导师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学科建设办公室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多是借助研究生导师档案来实现的。研究生导师档案指的是以研究生导师个体为主体,在其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以及相关工作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研究生导师个体、导师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记录方式和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可以包括研究生导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人事档案、健康档案等一系列与研究生导师个体教育活动有关的信息资料。通过研究生导师档案,学校可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完善相关报表,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研究生导师档案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下研究生导师档案的状况却与其应发挥的作用相脱节,也不能适应于研究生教育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

首先,研究生导师档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现行的《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并没有设置“教师业务档案”类,使得现实中缺乏统一的建档标准,关于“教师业务档案”的研究与探索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研究生导师档案的探讨更是几乎无人提及。当前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仅能检索到中国北京大学档案馆李迎《研究生导师档案的微机管理》等零星文章,研究生导师档案所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其次,研究生导师档案长期以来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且档案利用率较低。根据我国《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规定,各类别档案要按照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分别归档管理。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导师档案各组成部分由高校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如人事处管理人事部分,研究生院(处)的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管理教学部分,社科处、科技处等管理科研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 迎合了各部门专业化的工作要求,但长期以来注重“分”、忽视“合”的结果是割断了研究生导师档案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各子系统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档案也就无法全面、动态地反映出研究生导师的全部信息,多部门参与的档案分散管理、多头管理模式造成了种种弊端,档案利用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