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五是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指历史学科。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历史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在过去15年里,美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发生了一种逐渐的、然而又是显而易见的转变。对于最为迷人的地点——上海的历史的研究兴趣是此转变的突出例子。十年来,标题中含有上海字样的著作层出不穷,而内容与上海有关的就更多了。如果从广阔一点的历史编纂的背景来看,这一研究中心的重新定向是相当惊人的。如一位研究民国上海的专家杰弗里·瓦瑟卓姆(JeffreyWasserstrom)所指出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些本土的历史学者之外,对于上海历史的研究兴趣还相当少见。比如,上海研究的先驱学者罗兹·墨菲(RhoadsMurphey),虽曾在1953年把他的著作命名为《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但20年后他对中国城市作为一种变革力量的可能性却表示悲观。墨菲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中指出,像上海这样的通商口岸从来没有被真正整合进中国宏大的经济社会风景之中。因而,他认为这些城市对中国发展的实质性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实际上,当时美国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史的学术兴趣更倾向于集中在探讨中国革命的原因和进程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意味着突出中国农村的问题,而忽视了城市。显而易见,结果是产生了一长串出版物的名单——论题包括农民起义的历史谱系、帝国主义的冲击、社会分化和动员的过程、经济的运作等等。它们影响这一领域长达20年之久。而另一方面,除了少数几处例外,城市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至多被排在第二位。学院中的许多人或许是接受了毛主义者的假设,即通商口岸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它们被视为帝国主义势力的巢穴;这种观点对中国历史研究有过几十年的影响,哪怕不占统治地位。?
大量复杂的、彼此相关的因素反映了研究进程中最近的变化。我在这儿将简略地提一下其中最明显的几种因素。就中国研究本身来说,一股明显的推动力来自邓小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倡导的改革,它又一次把沿海城市推到了领袖眼中的中国未来的最前沿。20年来全球化的影响,也在广泛的学术团体中再次引发了从多种学科的视角研究世界各地的城市的兴趣。在当今时代,“世界都市”(globalcity)成为思想、资本、技术、社会实践以及人口转移和交换的枢纽,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重视。有人认为,城市是经济、社会变革的强有力的发动机,它代表了现代性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城市体现了那些表征现代的多重而且经常相互矛盾的因素。尽管存在种种不同的解释和强调,多数人都同意,城市是值得探究的一个丰富、复杂而且重要的着眼点。?
在中国城市研究方面,法国历史学者白吉尔夫人(Marie?ClaireBergere)是最早对墨菲关于通商口岸的作用的消极判断提出修正意见的学者之一。白吉尔夫人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资产阶级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兴起,她对上海的历史早已是耳熟能详了。在发表于1981年的论文〈另一个中国:1919-1949年的上海〉中,她作了一个乐观的论断:上海代表了中国的另外一种传统,它长期“被政治、官僚和集权力量所压制”。白吉尔夫人承认,上海是“少数人的中国”,亦即资产阶级、工人和知识分子的中国。或许可以把它看作“另一个中国”,但它也是“和农村中国一样真实的中国,深深地植根于商业阶层的传统之中,却又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新的世界以及它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她最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政策将会有利于“另一个中国”的复归。中国沿海城市20年来的再度繁荣,显然已经验证了白吉尔夫人敏锐的观察。?
然而,由上海所代表的中国的另一种传统,其内容是什么呢?白吉尔夫人把它描述为“现代、民主和国际化”,但是其中的内涵是什么,她并没有展开说明。尽管研究者开始争先恐后地投入上海历史的研究,然而很快就清楚了,这一论题并不好对付。首先,上海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地方。它有复杂的地理和多种多样的居民区,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上海,而是许多不同的上海。从各方面(物质方面、司法权方面)看,这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城市:公共租界、法租界、清上海的县城,由各种各样的人混居。在工业家、工人、激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的上海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人的上海,其中有暴徒、妓女、小市民、官僚和策划的专家、电影演员、各式各样的卖艺者,还有寄居者、移民和过客,更不用说那些官场上的显贵、一贫如洗的冒险家,以及那些来自国内外的穷苦难民了。是否如白吉尔夫人所说的,把所有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一条特殊的历史轨迹,就会有助于我们筹划中国的未来呢?也许还应该继续商讨。可无论如何,它们使得我们可以藉此体会“东方巴黎”复杂、多重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构成,并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及未来美国的中国研究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课题继续开创下去。?
上海概述?
虽然并不缺乏有关上海的手册和一般性介绍,但长期以来,用英语写作的关于这个城市的通论却出奇的少。随着对城市中国的兴趣的重新出现,1987年出版了一本关于上海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演变的内容丰富的著作,作者是香港的历史学者魏培蒂(BettyPeh?t'iWei)。然而,尽管此书以第一手的研究为基础,而且含有文献目录和词汇表,却和许多其他有关上海的著作一样,也是写给非专业的读者看的。此书没有任何注释。最近问世的介绍上海在十九世纪以前数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学术性著作,就是琳达·库克·约翰逊的《上海:从集镇到通商口岸,1074-1858》。如标题所示,约翰逊的主要贡献是她对这一城市的过去一段以前经常被忽视的时期的研究。其实,约翰逊的目的首先是记录上海作为一个重要贸易中心的出现,而不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如何变成一个通商口岸。在《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之前很久,据约翰逊所说,若干世纪以来,上海早就成长为江南经济区的重要的一部分了。进而,约翰逊批评墨菲和白吉尔夫人将上海视为“另一个中国”;她还提出,条约仅仅对这个城市产生了有限的影响。尽管学者们都认为上海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并不仅仅是一个“渔村”,但约翰逊是否估计过高,并非不存在疑问。尤其是,假定她的叙述只到上海变成一个通商口岸为止,那么她的证据是否足够对于将上海视为“另一个中国”的观念构成挑战,这一点也还不够清楚。可不管怎么说,对于那些需要一本有关上海早期历史的概论的人说来,约翰逊的著作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与约翰逊的研究不同,过去十年里涌现出来的上海历史研究主要是限定在通商口岸这一时期。然而,他们对这个城市的细部的描述又是各不相同的。在某些研究中,上海的城市形象仅仅是作为相对较大的历史叙述或者问题的背景。另外一些研究则在探讨城市环境和分析历时性变化二者结合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般说来,直到最近,与在中国研究领域里社会史的大行其道相一致,大多数论著对于实际的城市本身的关注并不超过对于那些居民们上演的话剧的兴趣。但是,如我们在下文的讨论中将要看到的,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文化研究”作为一个研究分支的出现,在历史学者、文学研究者以及其他研究者的作品里,上海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光彩。它不再简单地是一个地点(尽管是一个重要的地点)、一个历史事件和过程展开于其中的地点;这个城市本身——它的空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倒成了分析和解剖的焦点。换句话说,并不是有些重要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而是上海就是故事本身。比如,吸收了多种学科如文学批评和人类学的洞见,新一代的学者检讨了这个城市的物质的和文化的地理,但不是作为背景信息,而是在更为广阔的历史情境中拥有自己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一种社会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