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近代内蒙古草原的游牧群体及其生态基础

2013-03-07

作为群体的游牧家庭是有分工的,各种角色有不同的环境应付。正常的应该是男人对外,直接应付草原生态环境,从事放牧和畜群的管理活动;女人对内,负责各项家务,也就是对初级产品的细加工。但近代蒙古族妇女要干几乎所有男人干的工作。女人从小时就在马上开始放牧,挤奶工作也几乎全由妇女完成。在早期,男人还能负责马和骆驼的挤奶工作。在13世纪,在蒙古的旅行者卡培尼认为挤马奶的任务必须由男人完成,这似乎标志着男人在文化上的优越性。到后期,男人越来越不参加正常的牧畜劳动,只在劳动力紧张时才参加。男人单独承担的工作包括在丢了牲畜时寻找牲畜,挖井和决定游牧路径。其它大部分工作必须由女人完成[2]。 蒙古包的拆卸和安装,已经专门属于妇女了。"凡张幕,妇女掌之,以时时迁移,故习熟其事,一转瞬间结构已具"。 [1]家庭中的小孩子却很早就参加各种工作。小男孩一般要放羊。少女往往特别负责挤羊奶的工作,日本人的一个调查团在西阿巴嘎旗发现一个蒙古家庭几个少女负责几十头羊的挤奶,她们把羊拴到蒙古包前的栅上,将羊头卡在两栅之间,以此自由地挤奶。 [2]接羔时节,许多母幼畜被送到包内保护,由妇女和小孩照料。龙梅与玉荣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说明在人民公社时代仍父母仍任小孩,甚至小女孩外出放牧,以至遇到了暴风雪。除了放牧外,小孩还负责对小牲畜喂饲料。到了入学年龄,小孩一般是没有求学机会的。男人更多地是作决定,而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由妇人和小孩完成。男人在生产方面作指指点点工作,行父权制下的家长作风。在消费方面,他们却居主导地位。后藤十三雄在锡林郭勒盟一家看到男人独自吃食,剩下的才由妇人和小孩子吃。男人对牲畜的出售也有决定权。[3]

西部蒙古族大体上也是这样,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男人懒惰,无所事事,女人却要背负全部的家庭重担。照看牲畜、挤乳、治疗家畜、制作奶制品、做饭等事务全由女人一手操持。到冬季,无论多冷,为了维持蒙古包的取暖,蒙古女人要不辞辛苦地外出拾柴。另外,织毡、洗衣服、制绳、剪羊毛、采驼毛等活也都是女人的工作。女人几乎永远处于艰苦的状态,不知疲倦地照看小孩,但由于女人的工作太多,她们的专职工作--照看孩子往往顾不及,小孩在包内赤裸活动,寒冬时节得不到照顾,患病的孩子很多。男人基本上无所事事,却常常喝酒谈天,每当有客访问时,他们的谈话的话题往往离不开蒙古族的一些英雄人物,在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男人那里,谈论最多的英雄人物是噶尔丹巴图尔。 [3]在成吉思汗时代,男人以征伐打仗为荣,鄙视日常劳动。这种习惯可能源于氏族社会时期的战争环境的尚武风气,男人出猎或出征,女人在家全权料理生产和生活。成吉思汗在法典中也规定女人在男人出征时必须整治好家务,并且将善于治家的女人誉为男人的光荣。同时,习惯法也给与女主人一定的地位,男人如果与女奴同居,则可以被部落集团剥夺财物并受到羞辱。 [4]家庭内

部妇女却在父权制底下过得很苦。但妇女却享受相对自由,甚至有离婚的自由。在乌审旗,妇女的离婚只要有乡老作口头证人即可,没有必要立文书[4]。 从另一方面讲,蒙古男人也是越来越贪酒、好逸恶劳,妇女也越来越多地参加劳动,清代以降,这种劳动不平等或者说反常现象越加严重,随着寺庙和出家男子的人数增多,草原上的工作也愈来愈由妇女和儿童完成。拉铁莫尔指出,一方面是大批的男子在庙中闲坐,一方面是大量的儿童由于不上学而负担着大部分的放牧工作。拾取干粪,也主要由妇女和儿童完成。但在近代,由于草原上夏季劳动力紧张,干牛粪尽管很多,却无人捡。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