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

2013-02-12

这是一个从数字分析中就可以看到的显著的变化:无论在研究层面的扩展,或者研究  成果的数量上,后10年都远远超过了前10年。

这种外在形态上的变化,还表现在研究的布局上。前10年得风气之先的主要是广东、  福建,以及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后10年已明显地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发展。包括  江西、上海、江苏、安徽、辽宁、四川、陕西,乃至遥远的新疆,都有从事这一领域教  学和研究的人员与机构存在。特别是台湾开放探亲以后,文化人进入大陆的旅行路线,  除了故乡,首先便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以及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重要意  义的大城市,如南京、上海、重庆等以及一些文化旅游大省。因此,两岸直接的文化、  文学交流的重心也移向北京,并向全国一些中心城市扩散;闽粤两省以语言和地域之利  的研究优势,正在退居次要。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形成了北部、  中部和南部三个中心点。首先当之无愧的是北京。作为全国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中  国社会科学院与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都设有相关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它们汇同北  京以及北方一些大学和机构,集合了一批深有影响的资深学者,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  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次是中部的南京,集合了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省的一批  学者,后来居上地在近年的台湾文学研究中提供了许多重要成果。南部则以闽粤赣为主  ,继续发挥着先行的优势,仍是大陆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与研究布局发生变化的同时,是研究人员构成的调整。最初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  大都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可能接触和占有这方面研究资料的人。在大陆早期的台湾文学  的研究中,并不是谁想研究就可以研究的。由于资料的不易获得,它存在着一个与其他  领域不尽相同的,由研究对象来选择研究者的现象。后10年的变化首先在于资料的获得  较为便易之后,就有可能使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或许是意识到台湾文学在中国  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台湾文学特殊经验的意义,近10年加入这一领域研究的  ,大多是原来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的加盟,无论是史识的拓展  和理论的深入上,都对台湾文学研究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者构成调整的另一  方面是,一批有着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进入这一领域,并且逐渐成为中坚。他们  的朝气与锐气,以及知识构成上的前卫色彩,应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诸多新的方法,把  台湾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对于前10年的研究者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化  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构成,这年轻世代的知识构成与世界文化思潮和西方现代文论有  着更多的联系。1999年10月在泉州华侨大学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  一场新、老研究者语重心长的对话,实际上意味着在世纪之交研究者的世代更替已经到  来。新的世纪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由更年轻一辈的学者领衔。这或许将更有利于同样面临  世纪更替的两岸文坛以年轻世代为主的作家、学者的沟通对话。

在回眸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历程时,还不能忽略在这20年里逐渐完善的把科研、教学、  出版三者联成一体而形成的学术“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科研是核心。前10年开  始,就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先后成立了一批与台湾文学相关的  研究机构,近10年来又有所增加。除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的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外,在广  东的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的  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私立  邦德学院,江苏的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湖北的中南财经大学,江西的南  昌大学,山东的山东大学等,或以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会等不同名义,成立了相关  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他们除了单独举办各种小型的研讨会之外,还联合举办两  年一届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自1982年在广东暨南大学首开以来,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  。研讨的内容也从台港澳文学扩展到海外华文文学,并于第六届(1993年)在庐山举行时  更名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使这一定期  性的学术活动成为一个联合全国研究者、吸引台港澳与海外作家、学者参与的准国际性  的民间学术团体。在研究逐渐深入的推动下,从80年代开始,就有暨南大学、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昌大学、安徽  大学等把台湾文学搬进大学的课堂,成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程;90年代以后更以此为方向  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把台湾文学及其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出版界给予了密切的  配合。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友谊出版公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以及广东花城出版社  、福建的海峡文艺出版社等,从80年代开始就把出版台湾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视为份  内的业务。近年来有了更多出版社参与。在刊物方面,创刊于80年代初期的《四海》(  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主办,现改为《世界华文文学》)、《海峡》(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主  办)、《台港文学选刊》(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等,作为刊登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  的专门刊物,10余年来一直在沟通两岸文学、创造一个共享的文学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10年在南京创刊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和由汕头大学主办的、于近期改刊的《华  文文学》,则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园地。科研、教  学和出版的合力推动,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能够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外在的变化,后10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在的研究  品格、基本理论和学术规范的建立上。

如我在《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一文中对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未来研究趋向所预测  的,研究者从政治本位向学术本位的转移,是90年代台湾文学研究最带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曾经是推动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动力;但政治也使台湾文学研究蒙上一重神秘的色  彩。潜在的政治意蕴使最初的研究所观照的大多是作为政治现象或政治层面的文学;然  而,台湾文学远远不只仅有这一层面。从学术的立场出发,台湾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  所以存在和成立,首先是它自身的文学价值,是它所提供的在另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不  同于大陆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存在形态,而不仅仅是它所映射的政治的意义。即使在目前  两岸的政治现实中,它作为联结疏离的两岸人民的文化纽带,将起着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建立在它的独立人文价值的评析与研究之上。认识到  这一点,寻求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框架中,建立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局限的,对文学自身  人文价值及其多元形态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两岸作家、学者相互沟通的基础和共同追  求的目标。正是这一研究立场的转变,才开阔和深化了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和  学术眼光,不仅从我们过去较为熟悉的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角度来探讨台湾文学,  而且从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近年流行的西方文论如存在主义  、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不同的观念和方法,  多侧面地深入台湾文学的深层内蕴、建立起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一个分支学科的独特  的研究空间。

从政治本位走向学术本位,是研究的开阔,也是研究的深化。检视后10年的研究,在  这一转变背景下有两个研究观念的提出,我以为应当特别加以重视,这就是整合性的研  究和开放性的视野。

先谈整合研究。这是相对于80年代开始的研究初期,因缺乏资料从而缺乏对整体发展  背景的了解所产生的那种“瞎子摸象”式的研究而言的。整合研究无疑是对早期零星研  究的一种发展。它既是对台湾文学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的一种研究,也是对在中国历史大  背景下中国文学分流的客观事实,有了整合认识之后的一种研究。特别是后者所提出的  以分流与整合的观念,来解析台湾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在中国  近代以来迫于殖民入侵而使社会产生局部碎裂状况下发生的历史命题,与被分切的社会  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独特文学现象的文化命题二者相遇合的复杂过程。因此它所带来的台  湾文学/文学与母体文化/文学复杂的分合关系,不仅对于台湾文学的定位与走向,可作  为一种分析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解释处于同样状态的香港文学和澳门文学,也有启示  意义(注:可参阅《台湾文学史》下卷(199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第1版)的“结束语”和笔  者的另外两篇论文《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与整合》(见《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与《  分流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观》(见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所1998年  研讨会的论文汇编)。)。

事实上近10年来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成果,无论是带有宏观意义的综合研究,还是被  视为微观的个案研究,都是在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八九十年代之交推出的多种文学史和  文体史,是对于台湾文学和文体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的描述研究,但同时也潜隐着在中国  文学发展大框架中一种整合的分析和描述背景。其中较为同仁所肯定的由笔者及庄明萱  、黄重添、林承璜共同主编的海峡版《台湾文学史》(1991、1993分上下卷由海峡文艺  出版社出版),最早明确提出“分流”与“整合”的理论观念,用以分析和处理台湾文  学发展描述中的一系列问题。另一较为引人注意的文体史是中南财经大学古远清教授的  《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它作为作者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三部曲”之一(另两部  为《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也隐含着这样一种  从分流到整合的叙述策略。尽管目前直接对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在内的20世纪中  国文学的整合研究还不多,但对区域性的文学分流现象进行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必将为  未来中国文学的整合研究提供准备和基础。目前仅见的成果只有由陈辽、曹惠民主编的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是在分区研究基础进  行整合研究的一个最初的尝试。该书在引论《逼近世纪末的学术思考》之后,分别从纵  的历史轨迹、横的文学话题和综合性的理论积淀三方面分列成编,来寻求对于整合两岸  、兼容雅俗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建构,从而显示出研究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宏大的  史家气魄。与整合研究密切相关的另一论题是海峡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这实际上也是  整合研究的另一侧面。这一论题的早期是在一些论文中所强调的台湾文学与母体中国文  学的渊源与承继关系。但很快就从“同一性”的论证中进入了对“特殊性”的分析,并  强调在“同”的基础上对“异”的辩析,是对“同”的进一步肯认和深入,有着更深刻  的意义。比较研究便在这一基础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最早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是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淑秧于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海峡两岸小说论评》和唐  山教育学院教授赵朕同年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他们不  约而同地选择了小说这一文体,以中国现当代作家和作品进行比照。进一步深入这一领  域研究的是由杨匡汉领衔、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批学者为主,吸收国内其他  学者参加,于1995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扬子江和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  学比较》,和已经完成正待出版的《唐山流寓话巢痕——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两书  。前者是对两岸文学发展及其表现形态的整体观照,广涉文学渊缘、运动轨迹及20世纪  中国文学发展的诸多话题如文学母题、乡土情怀、现代主义、女性世界以及文体风貌等  等;后者更侧重于从文化的层面对上述话题作更深入一步的探讨。两部著作,无疑地体  现了当前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领域及所达到的深度。

与文学史写作相联系的是对断代文学现象的研究。台湾文学发展特征鲜明的阶段性,  如日据时期文学、50-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土文学等,曾经是许多论文  作者最常选择的话题。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朱双一于1999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则以一个新的“世代”的文学  观念,对80年代以后的文学现象进行“断代”剖析和概括。新的切入角度和理论视角,  “书写当代”的现实追踪,以及丰富翔实、自成一统的描述体系,使这一部书成为对近  期台湾文学“行状”的一个极富现实感和说服力的概括,体现出大陆学人认真执著的研  究精神。

最能表现大陆学人研究个性的是一批由学者个人完成的对台湾作家和作品的个案研究  。这一看似对个别文学现象的微观研究,都是在一个整体性的宏观文学背景下的透视。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著作中,我以为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黎湘萍博士的陈映  真创作研究《台湾的忧郁》(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10月初版)、南京大学刘俊博士的白先  生勇创作研究《悲悯情怀》(台湾尔雅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和暨南大学费勇博士的洛  夫诗歌创作研究《洛夫与中国现代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6月初版)。前两部都  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后一部则是作者就读博士学位之前的研究成果。这三部专著,  共同地表现了他们既继承了前一个世代学者较多关注历史和审美评价的研究倾向,又超  越他们,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论,从精神现象学、语言学、阐释学,到他们后来一些论  文中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的论述,将二者互相交融,体  现出这一代学人鲜明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同时也不完全相同于更年轻一辈学者不自  觉地常常陷入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的迷惑之中。他们与前面提及的朱双一一起,成为分  布在北京(北部)、南京(中部)和闽粤(南部)四地年轻一代学人的代表。

台湾的近代文学(台湾称为传统文学)一直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台湾  近年从大量田野调查入手,发掘整理并且成为许多硕、博士研究生选题的传统文学研究  ,大陆显然要落后许多。但在这一冷门领域异军突起的汪毅夫,利用大陆的一部分资料  优势,也从广泛的访书入手,连续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台湾近代文学丛稿》、《  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华文化与台湾社会》三部著作。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从文化  透视文学的研究视角,使他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朴学作风上,融入了人类学、文化学  和民俗学的特征,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突出代表。

相对于上述这些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的整合性观念,尚未被人们充分重视的是台湾文学  研究的开放性视野。把台湾文学放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中来论述,本身就应该是一种  开放性的研究。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不是一种内敛式的传统守成的运行,  而是涵括社会局部碎裂之后文学分流的多元整合,和东西文化不断冲突和汇融的开放式  发展。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20世纪是个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世纪。中华  民族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带给了世界历史发展深刻的变化,也带来了华文的世界地  位的提高。伴随对台港澳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同时,掀起了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热潮  ,并且提出了一个与英语文学、德语文学、西班牙语文学、阿拉伯语文学等相对应的世  界性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毫无疑问,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文学,是这一  世界性语系文学的核心与主体。因此,仅仅把台湾文学放在中国文学的大框架、放在世  界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之下来认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放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大体系中来  认识和定位。关于这一问题,暨南大学饶péng@①子教授在她一系列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论文中,已有相当深入的论述。因此,以这种开放性的全球视野来重新认识台湾文学,它就不仅仅只是在台湾地区孤立发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而应当看成是世界华文文学在台湾这个地区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形态。特别在20世纪下半叶的前30年间,大陆社会的封闭性,疏隔和减弱了对伴随大量华侨流播世界而形成的海外许多国家、地区华文文学的联系与影响力;而此时,台湾文坛无论对于东南亚还是对于北美华文文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重要影响。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在论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时,曾提出中华文化对这一地区三个不同时期的辐射中心说,即东南亚华文文学在20世纪中叶的第二个发展时期,中华文化是通过台湾文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我想同样的论述也可以延伸到对于北美或欧洲华文文学的分析上。台湾文学在开放性视野下的价值和意义,便也由此进一步显示出来。

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还只是刚刚开始。20年的历程,对于我们渊源久远的文学发展  ,只是短暂一瞬。而20年的研究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是随时可见,必须另文进行专门  检讨的。检视昨日总是为了预见明天,并进一步激起前行的勇气。这也是作者为文的一  点微末的心愿。愿第三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将会是另一种全新的面貌。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