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

2013-01-30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市镇,最初只是作为农村的贸易场所而出现的,《宋史》记:“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禁防遏者谓之镇”。随着市镇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工商业户的实体。就商业而言,一般地,“市”上商贩和行商居多,商业规模较小;“镇”则座贾较多,商业规模较大。明清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镇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市镇的形成,使古老、闭塞的农村出现了活力,它散落于辽阔的近城远乡,通过它的脉络,连结全国各地,从而加速农村这潭清水的激荡和回流。明清太湖地区的经济水平处于全国先导地位,市镇的面貌更有它的特殊性,探索该地区市镇的兴起和经济活动,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太湖地区市镇大量兴起的历史前提

明清之时的太湖地区,市镇林立,遍布各地,大体形成了一个三五里一市、十数里一镇的局面,不仅市镇数量多,而且工商业的发展程度是其他地方的市镇所不及的。为什么太湖地区的市镇大量兴起于明清时代,市镇的分布又是如此之广,并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市镇?要找到这个答案,只能到这些市镇所在的广大农村去寻找。

魏晋以来,北方劳动力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到利用,经济获得开发。唐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加之这里战争破坏较少,生产发展了,人口增多了,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开元18年(公元730年),吴郡(苏州)有68 000户人家,到元和5年(公元810年)增至10万余户。生产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江东地区,唐时用曲辕犁耕田,这种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铁制木制相结合,已同近代的木犁差不多。灌溉技术方面,发明了利用水流自行旋转的筒车,不用人力,昼夜不息。还有风车、翻车、秧马等,都省力而功倍。肥田方面,分别使用不同的肥料,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上已处于全国的重要地位。而太湖地区,田畴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最宜水稻的种植,唯一令人担心的是水患,唐宋时,多次疏通太湖水道,置闸调节,使水灾之害大大减少。在这一基础上,劳动人民垦辟了大量圩田,扩大了种植面积,“耕无废圩,刈无遗垄”。①并且一年能种二熟。浙西路(江苏南部、钱塘江以西地区)成为南宋时主要农业区,时人说:“苏湖熟,天下足”。

宋元以后,太湖地区的可耕地,基本上保持定量,应开发的已开发了,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则在不断增加。从明初开始,统治者多次进行移民运动,移民的原则是从狭乡迁到宽乡,太湖地区一直被认为人稠田少之地,因而移出之民是最多的。洪武3年,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无业农民4 000余户到濠州。28年,徙直隶、浙

————————

①  吴泳《鹤林集》卷39。

江民两万户于京师。①永乐6年,“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②土地量的稳定,劳动力的增多,要发展生产,只有靠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唐宋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的对苏松地区的重赋政策,既表现出统治者穷凶极恶的搜刮,同时也揭示了这一地区经济水平高于其他地方的基本事实。“南方种田一亩,所获以石计;北方种地一亩,所获以斗计”。③这种南北差别,并不是从清代才开始的。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多种经营提供了保证,使农业的商品化成为可能。

棉花这种植物,种植容易,成本较低,特别是更适宜于高旱地区。织成的布,坚固又御寒,光洁柔软,确是一种很理想的衣着原料。松江地区在宋末开始种棉花,由于存在高旱、灌溉困难的大片土地,种植水稻往往难于保障,即使有收获,产量也是很低的,“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④这种土地对耐旱喜土质松的棉花来说,正是最理想不过了。于是,种棉花之利就远过于种植水稻,“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这是清人高晋多次往来于松江、太仓等地考察为何“种花者有十分之七八”⑤而得出的结论。这样,棉花在松江等地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

①《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三。

②《明史》卷六。

③《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二四。

④《辍耕录》卷二四。

⑤《皇清奏议》卷六一。

必须一提的是,元初松江人黄道婆从崖州学来了先进的纺织经验,改革了纺织工具,一改过去“无踏车椎弓之制”①的落后状态。这一看来很偶然的因素,然而作用非小。当时的棉花种植,几乎遍于全国,然而惟有松江成为全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和棉织品生产中心,成为“衣被天下”的发源地,原因何在?正是只有松江把棉花的种植和加工结合得最好。例如,先进的轧棉工具,有“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②《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福建、广东也种棉,也有先进的技术,但其土对种棉不是十分理想的,改种其他作物获利更多,因此,没有大面积推广。明末就有广东、福建人到松江买回棉花再织布的现象。北方的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分布着广大的棉产区,但纺织技术落后,据记载,北方种棉也经过了多次尝试,由于气候干燥,纺纱经常断裂,难以成纱。“奉天各处地多宜棉,而布帛之价反倍于内地,推其原故,大抵旗民种棉者虽多,而不知纺织之利”。所以,北方的棉花原料,只能源源不断地运向松江,经过这里加工成布,再散发到各地。

位于太湖之东南的苏杭嘉湖地区,是著名的蚕桑产地,这里的丝绸生产誉满国内外,直到今天,它仍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

为什么明清时代,丝织品在太湖地区十分繁盛,“湖丝遍天下”呢?这是同该地区生产力的水平相联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就日益分离为更多专业性的特殊生产部门,这种“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基础”,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分工,社会分

————————

①《辍耕录》卷二四。

②《农政全书》卷三五。

工又使农业本身“变成生产商品的经济部门”。①蚕桑生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太湖地区繁荣起来的。明人张翰说:“总揽市利,大抵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②徐献忠作过统计,“蚕桑之利,莫盛于湖。大约良地一亩可得桑八十个,每二十斤为个,谋其一岁垦锄壅培之费,不过二两,而其利倍之”。③茅坤也说,湖州桑田,“每亩上者桑叶二千斛,岁之所入五六金,次者千斛”,最差的土地种桑也同最好的土地种粮差不多。④正是有倍利之获的可能和现实,才导致农业经营的转向。

太湖地区,其田能灌能排,“其土适桑宜蚕”,①一般一年能采几次桑叶。当然,南方的其他地方,比如广东、四川也是很合适种桑的,北方的山东、山西、关中也有部分的植桑区,但太湖地区无疑是一块地大产多的主要区域。加之蚕丝质量的优等,丝织技术的先进。元朝开始,政府在杭州设织染局,明代苏州、杭州也有织染局之设,说明这里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出名的“湖丝”,精细光润,成为国内丝绸之冠,畅销海内外。这就决定了太湖地区的丝织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丝织业在中国很古就存在,秦之前,就有布缕之征。汉代,我国被称为“丝国”,历代政府的户调式、租庸调、两税法都有征绢的内容。由于政府的硬性征发,蚕丝在全国普遍存在。唐中期以后,由于统治者以栽桑多少定户等,确定征税额.出现大砍桑柘的现象,一直延至宋代。砍桑最多,破坏最大的是北方。唐以后,北方又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地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气候反常,对桑树的栽培,蚕的饲养越来越不利;而南方砍桑并不厉害,战争又较少,蚕桑一直继承下来,终于在宋元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马可·波罗行记》说,江南如苏州、吴兴、杭州等地产丝之饶,元朝政府赋税收入之大,为向所未闻。

————————

①  《列宁全集》卷3,第18页。

②  《松窗梦语》卷四。

③《吴兴掌故》卷一三。

④《乌青文献》卷九。

⑤《盛湖竹枝词》自序。

明代开始,苏松杭嘉湖的农民普遍靠家庭副业为生,养蚕织布深入到家家户户,开始突破旧有的自给性而走向市场。需要指出的是,明初政府规定,以银代赋税,一改传统的实物地租,既是对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的承认,又反过来加速了农村的商品化进程,其发展速度就远非同在原来作为实物上缴下进行的家庭手工业相比。有谚云:“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①嘉定县“其民独托命于木棉”。②这些副业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重赋下的江南农民,“尚懂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③一旦“是岁木棉枯槁”,便立即会发生“杼柚为空,民皆束手待毙”。④这显然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作为生活补充已不大相同了。

棉织业和丝织业是太湖地区两大主要行业,其影响也最大,除此之外,如“太湖中诸山,大概以橘柚等果品为生。多至千树,贫家亦无不种”。⑤烟草,苏州“向无此种,明季始种植”。⑥无锡的新安、开化等地种上了席草。湖州“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负郭东业蔬靛、荻港业藕、湖趺断头业苇、埭溪业苧、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棉为绸尤工”。⑦……

总之,至迟在明代,太湖地区的农业已突破传统的范畴,在向商品经济叩门,农村田野不再是一概的粮食作物,而是开始了多层次的经济作物种植。这种情况的变化,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之一,即是要求有无数小而全,又方便的农村小市镇来满足它的要求。这样,繁星点点的分布于广大乡村的工商业市镇,便应运而生,走上了社会的舞台,担当起它的历史使命。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市镇大量兴起的历史前提,市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

①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0三。

②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册六苏松。

③  《农政全书》卷三五。

④  冯汝弼《祐山杂记》。

⑤  崇祯《吴县志》卷十。

⑥  康熙《苏州府志》卷三二。

⑦  乾隆《湖卅府志》卷三九。

二、市镇的形成及其类型

太湖地区的市镇,绝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苏松为例,宋元以前,市镇约有十几个,到了明正德以前,据方志记载,有市镇三十七个,清初到鸦片战争前,新增大小市镇达一百五十多个。

从市镇的分布看,既有靠近城市的,如:同里、魏塘、闵行、南翔、塘栖、笕桥、青村港,也有远离城市的,如:盛泽、震泽、南浔、善琏、平望、周庄、庄练塘;既有位于交通要道的:濮院、浒墅、木渎、八斥、乌青、王江泾、唯亭、朱家角、商榻、黄渡等,也有矗立于闭塞的山村小乡的:光福、黎里、菱湖等。

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大体可看到市镇的发展线索,一般地,市镇是从村落发展为市,再上升为镇,“双杨市,……明初居民止数十家,以村名。嘉靖问始称为市,(居)民至三百家”。①明人归有光说,嘉定新泾,“四十年前为野,今起为市”。②嘉靖时又成为镇。市的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经济上引起封建政府的注意,往往升为镇。例如:吴江的盛泽、梅堰、八斥,明嘉靖时都称为市,到康熙年间,相继上升为镇。

随着江浙地区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日益深入到农村,市镇之数在逐步增加。如苏州府吴江县,明弘治县志记有平望、震泽、黎里、同里四镇,里市、江南、新杭三市。到嘉靖《吴江县志》,则市增到七,为八斥、双杨、严墓、檀丘、梅堰、盛泽、庉村。康熙时,镇也发展到七个。上海县明代有市镇18,到清康熙年间,又新增了17个市镇,合计市镇达到35个。

市镇因发展程度和地位不同,大小不一。镇,一般有居民数千家,也有大至万家以上,小至几百家的;市,一般几十家到几百家,也有大至几千家,小至一、二十家的。震泽、平望、黎里、同里、枫泾、王店、王江泾、菱湖、双休、练市、埭头、福山、梅李、河桥等镇,在清初居民都为数千家。嘉兴的新城镇,清初居民达万余家。濮院镇、乌青镇、唯亭镇亦为万家之镇,这是比较大的镇。奉贤县的阮巷镇,清初“居民二百家”。四团镇“居民三百余家”,③这算是比较小的镇。双杨、严墓、檀丘、梅堰、陡门、沈荡、法华桥、西新市为几

————————

①  乾隆《震泽县志》卷四。

②  《震川先生文集》卷二0。

③  乾隆《奉贤县志》卷二。

百家的市。吴江的江南市,“明初几及千家”,黄溪市,“康熙中至二千余家”,①为较大的市。而奉贤的三官堂市,乾隆时“居民二十余家”,②嘉善县的张泾堰,竟是“十家之市”。③镇之范围有大至十几里,小至一里、半里的,乌青镇,“市逵广袤十八里”,④嘉定县马陆镇,东西不及一里”,⑤奉贤县的四团镇,其街四出,南北亘者半里许,东西亘者只数武”。⑥(注,古三尺为武。此仅言其距离之短。引者)。市镇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为研究方便起见,不妨将其主要的因素略述于下:

1.因手工业发达而形成的市镇。太湖地区相当一部分市镇的兴起,属于此种情况,如菱湖、双林、王江泾、新城等镇,都是因蚕丝业在本地的兴旺发展而形成的。新泾、朱家角、枫泾等镇,则是棉花的种植与加工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

2.坐落地点正处于通商孔道而成为镇。松江的商榻,处于苏州与松江之间,来往于两地的商人正好在这里投宿、停歇,于是形成商榻镇。黄渡镇是因临近吴淞江,交通方便而成。很多市镇,往往随通道的变故而兴衰,杭州的塘栖镇,“宋时所无”,因为那时并不处于水运要道,  “而今(清乾隆时)为市镇之甲”,原因是“运道改移”,遂致“日益繁盛”。⑦奉贤县的阮巷,曾是街道盘旋,市井栉比,“称为巨镇”,但在清初,“因诸河淤塞,舟楫不通”,而衰落下去。⑧

————————

①  乾隆《吴江县志》卷四。

②  乾隆《奉贤县志》卷二。

③  嘉庆《嘉兴府志》卷四。

④  乾隆《乌青镇志》卷二。

⑤  光绪《嘉定县志》卷一。

⑥  嘉庆《嘉兴府志》卷四。

⑦  乾隆《杭州府志》卷五。

⑧ 乾隆《奉贤县志》卷二。

3.人口因素。大量人口聚居一地,逐渐形成一个居民点,使相互间调剂有无,进行交易活动成为可能,逐渐形成工商业中心。杭州的横塘市,俗称“小金陵”,就是因居民增加,从而使“土物汇聚”。①松江的张泽镇,也是因人口增加遂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世家大族聚居一地,逐渐形成“居民稠密”,进而成为市镇,松江的萧塘镇,因“萧姓居此,渐成市集”。②叶谢镇为叶谢两姓世居而得名。

4.政府在军事要地,设置防卫机构,逐渐发展成市镇。松江的亭林、金山卫、张泾堰、青村镇等都处于近海,常常遭海盗侵袭,在政府设巡检司后,工商业也逐渐兴盛起来。

5.某种重要产品的出产地,引起政府注意,常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继而成为市镇。南汇县的新场、航头是海盐产地,政府设盐仓,引来很多商人、居民,而成为镇。

特别突出的是,太湖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市镇。

丝织业专业市镇有:盛泽、震泽、濮院、王江泾、菱湖、南浔;塘栖、双林、王店、新丰、陡门、沈荡等。盛泽镇,居民“以绫绸为业”。③它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丝织业,“镇之丰欠,不仅视田亩之荒熟,而视绸业之兴盛,尚商贩稀少,机户利薄,则凋敝立形,生计萧索,市肆亦为减色矣”。④嘉兴王店镇,民以织绸最著名;所织之绸称“王店绸”,闻名远近。⑤

————————

①  乾隆《杭州府志》卷五。

②  嘉庆《松江府志》卷二。

③ 《醒世恒言》卷一八。

④  同治《盛湖志》卷三。

⑤  嘉庆《嘉兴府志》卷四。

枫泾、洙泾、朱家角、新泾、安亭、魏塘、硖石、新丰塘、新城、娄塘、鹤王、诸翟、盘龙等,则是从事棉花的交易、加工、棉织品的制造和集散的市镇。“朱家角镇,……商贾凑集,贸易花布,京省标客往来不绝,今为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