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2013-01-30

为活动基础的。“道家之用” ,即道家之所施行。《说文》:“用,可施行也。”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道家应该怎么办?如何处理人情事理?如何事奉上天?这是道家原创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天” ,在中国哲学中的含义十分复杂。庞朴《天人三式》引冯友兰先生说:“在中国文字中,‘天’ 之一词至少有五种意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⑼“天” 的意义与对“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殷商时代,宗教迷信之风最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天” 也是神格的。西周在长期积累和损益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套的文化典章制度,虽然重视人事,但敬天事神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一直到春秋时期,孔子还有“畏天命” 之说,道家原创者也有“事天”之论。直到战国中晚期,荀子才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依此可证《治人事天》(老子乙)篇中“治人事天,莫若蔷”一说,乃春秋时期道家原创者的思想。

“治人事天”是道家面对社会现实的重要举措,它的重要性莫过于农夫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所以先要慎之又慎。为什么要慎之又慎呢? 因为要多积累行之所得。多积累行之所得则无往而不胜。其所以无往而不胜是因为多积累行之所得能得“道” ,而“道” 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用无穷的“道” 治国才可以把国家治理好。“道” 是治国的根本,以本营末才可以深根固柢,这是永葆青春的法则。

“道家之用”,首先就是通过多积累行之所得(重积德)而得“道”。道家原创者的所谓“得道”,是实实在在的,并不玄虚,更不是后世道家的所谓“悟道”。“得道” 之后便是“为道”。如何“为道”? “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为道者应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贬损再贬损,最后达到清静自守而合于道。清静自守而合于道则无所不能为。)如何达到清静自守而合于道的境地呢? 只有“绝学亡忧”(绝弃上对下的教化而顺其自然则无忧)。如何“为道”,除了严格地贬损自己以外,更重要的是“贵身”、“爱身”,不得以侮辱为恩宠,患得患失(宠辱若惊),不能有私己之心(及吾亡身,或何患),应

-5-

该“贵以身为天下”(为天下而重视自身),“爱以身为天下”(为天下而爱护自身)。只有这样,才是道家之所为。

为道者必须能守道。因为“道无名”,一般人很难认识,更难把握。因此,道家之所施行,必须守道。古语曾说:“明显的道,反而好似言乱不明;平易的道,反而好似偏颇不平;前进的道,反而好似不进。至盛之德好似水流会聚的深谷;极其洁净却好似污浊;广远之德却好似不足;刚健之德却好似偷惰  ;质朴真纯却好似劳苦而贫病。……”(第10简至第12简)如此难以把握的“道”,如不能持守,就不能有所施为。如何“守道”? 一要“闭其门,塞其兑”(防守事欲对人发生影响的门径,堵塞产生事欲的视听);二要掌握事物相反而相互为用的辩证法:“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最完备好似不足,完备与不足相互为用,其作用不会坏败。最充足好似空虚,充足与空虚相互为用,其作用不会穷竭。)“闭其门,塞其兑” 是消极的“防”,掌握事物相反而相互为用的辩证法是积极的“守”,既“防” 且“守”,乃道家“守道”之要。为什么要“守道”? 其目的是为了治国,为了使天下安定。只有坚持“清静”的原则,才能使天下安定。若不能“守道”,就不可能坚持“清静”,天下也就不可能安定。以“清静”这一原则“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个人实行这一原则,其德于是更加纯真;在一家实行这一原则;其德于是丰足有馀;在一乡实行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得到张扬;在一邦实行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得到扩大;在天下实行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可以普遍)。如是便可使天下安定,人民永享太平。

言道家之用的道家原创者是谁? 太史公曰:“老子修道德,……”“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⑽ 据太史公所说,《治人事天》(老子乙)的思想应属于老莱子。《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载:“……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能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尸子》卷下载:“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间,寄也。” 以上有关老萊子言行的记载,与《治人事天》(老子乙)所言“清静”、自守、严格自我贬损的思想一致。《庄子·外物》载:“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 此说明老莱子之学是有传人的。晋代皇甫谧《高士传》载:“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荆门直隶州志·古迹》载:老莱山庄“在城西顺泉侧,老莱子隐居养亲处也。”老莱子隐居荆门蒙山,据考当在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楚白公发动叛乱之时。⑾  他的学术思想在楚地流传,这是很自然的。

四.关尹子:以“大一” 释“道”

《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存简28枚,其中《老子》丙(以下简称〈丙〉)14枚,《太一

生水》(以下简称〈太〉)14枚。〈太〉第10简至第14简言“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提出什么是“道” 的问题。〈太〉第1简至第8简言“君子知此(大一)之谓道”,具体解说什么是“道” 。〈太〉第9简言“天道贵弱”,喻指“道” 乃人之得于“天”(大自然)。〈丙〉第4简至第5简言“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指出“道” 的形上性质。〈丙〉第1简至第3简、第6简至第14筒论述“为道”,指出为道者应顺乎民意而贵言,不能“乐杀”,应“辅万物之自然”。

《绝智弃辩》(老子甲):“有道昆成,……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道

-6-

恒亡名。”道家原创者在这里并没有真正给“道”命名。“道”到底应该叫什么,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给事物命名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题,它应该是事物本质特征的科学概括。《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荀子·正名》:“名定而实辩。” 道家原创者说“道恒亡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实际上给后学者留下了诠释的广大空间。〈丙〉第10简至第14简中的“请问其名” 是一个设问。设问之后从两个方面讨论命名问题。先说命名的意义(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圣人之从事亦托其名),次说命名的方法(命名要得其方,要思考是否相当)。提出什么是“道”的问题,并且讨论命名的意义和方法,这应该是对“道” 进行诠释的开始,应列为本篇的第一章。〈太〉第1简至第8简:“大一生水。……大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大一产生大水。……大一蕴藏在大水之中,运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自己为万物的根本,一缺一盈,以自己为万物变化的依据。)《绝智弃辩》(老子甲):“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有道混然自成,先于天地而生,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不失其常,可以为万物的根本。)两相比较,“大一”以己为万物母,“道” 可以为天下母,很显然,“大一” 就是“道”,是在以“大一” 诠释“道”。《大一生水》(含老子丙)篇中,简文“君子知此谓”之后残佚,如果“知此”之“此” 代指“大一”,那么“谓”的宾语就应该是“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知‘大一’之谓道” 。如是,〈太〉第1简至第8简就是承接〈太〉第10筒至第14简,用“大一” 诠释“道”。如果说《绝智弃辩》(老子甲)关于“道”的论述是“经”(原创者的思想),《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关于“大一”

的论述便是“说”(后学者对原创者思想的解说)。

“大一” ,即“太一” 。“大” 是前代统用字,“太” 是后世晚出的区别字。《庄子·天下》载:“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这一记载告诉我们三个事实:一、关尹、老聃都是道家后学;二、关尹、老聃闻“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 而相互唱和;三、关尹、老聃,一个“建之以常无有” ,一个“主之以太一”。

“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古”,指春秋时代道家原创者。“古”,有“开始”、“开端” 义,亦指“祖先”。《广雅·释诂一》:“古,始也。”《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郑玄注:“先古,先祖。”“古之道术”,春秋时代道家原创者的学说。对春秋时代道家原创者的学说“闻其风而悦之”的关尹、老聃,当然是道家后学,而不是道家原创者。此“老聃”非春秋时代的老子。关尹,陆德明《经典释文》:“关令尹喜。”《吕氏春秋·不二》:“关尹贵清。” 高诱注:“关尹,关正也,名喜。作道书九篇。” 据郭沂考证,《史记》所载西出函谷的那位老子是太史儋。⑿此与关尹“闻其风而悦之” 的“老聃” 亦应是太史儋。太史儋与关尹会于函谷关,太史儋应关尹之请而著书,关尹因太史儋授老子书而作文。⒀这与“关尹、老聃(太史儋)闻其风而悦之” 甚为相合。“建之以常无有” ,从语法上看,即“以常无有建

之” 。“建”,明白布告。《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 郑玄注:“建,明布告之。” 孙诒让正义:“凡物建立之则众共见,故引申之,凡明白布告亦曰建。”“之”,代词。从上下文看应是指道家原创者所提出的“道”。“建之以常无有” 的意思就是用“常无有”明白布告什么是“道”。此意与传世本《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相对应。“主之以太一”,从语法上看,即“以太一主之”。“主”,与“建”相对为文,通“注”,给书中字句做解释。《荀子·宥坐》杨倞注:“主,读为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

-7-

注。”《庄子·天下》成玄英疏:“大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 沙少海《庄子集注》引马叙伦说:“此言太一,谓常无有之体也。” 如果说“常无有” 是对“道” 的形上性质的描述,那么“太一” 就是从“道” 混然自成的实体性进行说明。“主之以太一”的意思就是用混然自成的“太一”来说明什么是“道”。此意与《大一生水》(含老子丙)以“大一” 释“道”的思想一致。另外,《大一生水》(含老子丙)篇用“大一”不用“太一”,其成书应早于《庄子》。

注:

⑴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

⑵ 解光宇.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合肥:学术界1999.5

⑶⑹唐明邦.竹简《老子》与通行本《老子》比较研究[J].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

⑷ 许杭生.再读郭店竹简《老子》[J].郑州:中州学刊2000.5

⑸⑺吴根友.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J].武汉:

江汉论坛1999.10

⑻⑿⒀郭沂.郭店竹简与中国哲学(论纲)[J].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

⑼庞朴.天人三式[J].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

⑽史记·老子传[M]

⑾涂宗流.试论老莱子的“隐” 和“孝” [J].湖北荆门:荆门大学学报1994.1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