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解析宋代“稻麦二熟”说

2013-01-18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解析宋代“稻麦二熟”说

提要:宋代南方地区稻作和麦作都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稻麦复种。然而,稻麦复种在宋代的发展还是有限的。检讨前人用以证明宋代稻麦复种的资料,一些用来证明稻麦复种的史料并不成立,尚不足以得出宋代稻麦复种有“较大发展”,或“处于稳定的成熟的发展阶段”的结论。稻、麦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异地而植,一般为高田种麦,低田种稻。最初的稻麦复种可能出现在麦田上,这是宋代稻作由低田向高田发展的产物。宋代稻麦复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

关键词:宋代 南方 稻 麦 稻麦二熟

所谓“稻麦二熟”是指在同一块田中,水稻收获之后种麦子,麦子收获之后种水稻。它的实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技术和经济的一大进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其表现之一就是粮食产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有学者认为,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得力于复种指数的增加,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长江流域及太湖地区的稻麦两熟制。[1]然而,宋代的稻麦二熟制的普及程度到底如何?它在粮食生产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怎样评估宋代长江流域的稻麦二熟制呢?目前学术界尚存在着分歧。

有学者根据云南地区在唐就已出现稻麦二熟制的事实推测,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二熟已较为发达。甚至认为,稻麦复种技术,大约在高宗武后时期,在长江流域少数最发达的地方已出现,作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种植制度,则大约形成于盛唐中唐时代,实行的地域主要是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长江沿岸地带。到晚唐以后,更进一步扩大。宋代以来,直到近代,长江流域稻麦复种区的扩大,正是以此为基础。[2]但也有人认为,云南地区稻麦二熟制的实施,有其特殊的自然条件,江南的情况与云南不同,不能根据云南地区在唐代出现了稻麦二熟制就进而推断,江南地区已普遍实施了稻麦二熟制。[3]最近又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江下游的稻麦复种到宋代、尤其南宋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形成一种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4]“处于稳定的成熟的发展阶段”。[5]

的确,宋代,特别是南宋,南方麦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史书上经常引用宋人庄绰在《鸡肋编》中的一句话,“极目不减淮北”来形容当时南方麦作的盛况。但是麦作的发展并不等于是稻麦二熟的发展。同时,麦作在南方发展程度到底如何?“极目不减淮北”是南宋初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还是宋代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南方自古以水稻生产为主,在此基础上,麦在南方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稻麦二熟的形成。稻作的存在有利于稻麦二熟的形成,但同时也阻碍着麦作在南方的发展。特别是要将稻田改变成麦地,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涉及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水稻属于水生作物,麦子则是旱地作物,要使水稻收割之后及时地种上麦子,必须排干田中积水,同样,要使麦子收割之后,及时地种上水稻,也必须解决灌溉问题。也许对于江南这样一个水稻主产区来说,由于水源充沛,灌溉不成问题。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水稻收之后的稻田排水。而把这些问题和困难都解决之后,又会出现遇到季节上的矛盾。因为麦收之后种稻,水稻收割之后种麦子,互相之间留给对方的有效生产时间不多,这又涉及到种子、劳动力的安排等等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物力,特别是土壤肥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稻麦二熟的普及和推广程度。还有一个大田种植技术以外的问题,即粮食生产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江南自古饭稻羹鱼,不习惯麦食。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里,这种饮食习惯也影响到麦作在江南的发展。在研究宋代稻麦二熟制时,必须对上述因素加以通盘的考虑。

宋代麦作在南方得到了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和技术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历史原因,稻麦复种还是有限的。文献中所看到的稻麦二熟,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稻麦在同一块田地中轮作复种的结果,而是因地制宜,宜稻则稻,宜麦则麦的产物。宋代麦作在南方的发展,对于复种指数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南方山地和坡地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原本不宜种稻的土地,现在种上了麦子,对于粮食总量的增加起到一定的作用。稻麦复种也主要分布所谓“高田”。

下一篇:探析黄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