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叙论

2013-01-17

至于大禹,据传因舜之推荐而登位,「一生事业,在于治水」。舜始用禹父鲧治水,九年无功,改用禹,十三年后,「终治浩浩之水,蒸民赖之以安,禹之事业,唯此一宗」。显见「禹性格之特点,在于勤勉力行,其事业主要与土地有关」16。

大禹治水的记载真实乎?──白鸟发问。史称洪水既来,荡荡滔天,浩浩怀山,实为极大的洪水,泛滥的不仅是黄河,而「诸水皆然」。他引法国学者伯希和的观点说:中国举国之大河,加在一起,总长一千五百公里,加上其它的河流则又有延长。这样,「禹以十三年之功,不可能塞之」17。长城延四五百里,非始皇一代之经营,中国滔滔之洪水也非大禹十三年所能治。大禹功绩既为治水,而治水既不可能,这个人物的存在也同样不可能──这是白鸟推断的逻辑。

白鸟又用文字学方法考察「三王」:《说文》第十三,论尧之字义乃「高也」、「高远」之意。《风俗通》卷一《五帝》条又云: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如《白虎通》卷一所说,也是高的意思。由此白鸟断定:尧,即高远至高。尧司天,用这样的字作为他的名字「当非偶然」。

关于禹的字意。白鸟说:「禹」意「四垂为宇」。孔颖达《正义》有「四垂为宇」语。四垂就是一个特定的区域,也称「四至」。又引《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因此禹之名,实得自其治九州四垂之水。

作为一个批判主义者,白鸟库吉否定历史上三王的存在,进而否定三王崇拜,等于抽去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观的事实基础,给了保守论者「致使」的一击。

然而,白鸟并没有将批判精神贯彻到底,他对儒家思想依然抱着一线温存。

他设问儒家理想有系于「三王」,「抹杀」三王,否定其存在,儒家权威会不会受到伤害?他自答:不会,「三王之存在与儒教理想并不相关,失去偶象,儒家理想依然存在」,尧的至公至明、舜的孝顺笃敬、禹的勤勉力行,属古代中国人于王者所望,依然存在,「儒教之生命亦因之得以保全」。

有意思的是他似乎预见到中国古史辨派会把大禹说成虫,表示把大禹说成虫无根据。他说:「据《说文》第十四,禹乃『虫也』,此不适合夏王之名。」

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一出,立即在日本史学界引起极大反响。1910年1月,林泰辅在《东洋哲学》第十七编第一号上,就尧舜禹有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质疑「尧舜禹抹杀论」。1911年后,又有《关于尧舜禹抹杀论》问世,考证《尚书》‧《虞夏书》、《商书》年代,探讨殷末周初文明状况,对白鸟库吉「抹杀论」做具体驳难18。

1911年12月4日《东洋时论》第二卷第十二号刊白鸟库吉〈关于中国(支那)革命史的说明〉,再次强调:「我不认为尧舜禹是实在的人物。因为这些就是以天地人三才为基础而造的,具体表现出君主的最高理想而已。」19

1911年9月林辅于《东亚研究》第二卷第九号上又刊登了〈再论尧舜禹抹杀论〉,再驳白鸟库吉说。

1912年2月与7月,白鸟库吉分别在汉学研究会与日本史学例会上,以〈《尚书》的高等批判〉与〈儒教的源流〉为题,发表演讲,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白鸟库吉的学生桥本增吉也曾着《书经的研究》,对《尚书·虞书》所载天象作详细考证,反驳林泰辅,支持尧舜禹抹杀论20。1915年白鸟库吉又发表〈儒教在日本的顺应性〉,再次论证尧舜禹「绝不是真实的人物」。

直到1921年,《史学杂志》第二卷第四号还刊登青山公亮〈白鸟博士的「周代古传说的研究」〉21。可以说,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余波不尽,在整整半个世纪中影响着日本学人,而他与林泰辅等学者在这问题上的争论则无形中扩大了影响。

三 〈《尚书》的高等批判〉「中国古代 文化西一说」登声, 将「抹杀」论推到新平台

「尧舜禹抹杀论」的发表,激起林辅泰等人的反驳,白鸟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意见作一个系统的阐述,为此于1912年发表〈《尚书》的高等批判〉等。在〈《尚书》的高等批判〉中他没有从原来的立场上后退,相反进一步指论中国许多古代思想非出本地,而从伊朗、印度、亚述等地输入,着意创说「中国古代文化西来说」22。这样就将自己的理论推上一个新平台。

他在〈批评〉中说:中国「阴阳」及「天地三才」思想与中亚思想相关。伊朗拜火教中有阴神与阳神的说法,佛教无明与真如说则为阴阳思想的变形。三才思想存在于印度的《梨俱吠陀》中,这样的思想在亚利安民族中显得特别明显。

中国有二十八宿的思想,印度则有二十七宿的思想,阿拉伯也有二十八宿说。这样,如果推算二十八宿的思想在公元前1150年发生,则传入中国也大致在那个时候。《禹贡》已有「流沙」与「弱水」地名,位在新疆,可作左证。

他又说:一天分为十二时及五星(尚木星而居中央)思想乃从亚述传入中国,由五星思想又发生五行思想。

《易》中,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帝的出现与五行思想有关23。《书经》中,尧以前甚么都没有记录,而黄帝又出现在这之前,可以推想黄帝事迹是后人的制作。

依照白鸟的说法,后人有五行思想,为凑满五行的需要,硬是加上黄帝等历史角色。如同有三才思想才有「三王」,有了五行思想就制作了「五帝」。这样白鸟继铲除三王存在地位之后又发动新的攻势,奖伏羲、神农、黄帝也列入否定的名单。

世界上文化相似的现象很多。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类种族,处于不同的地区,可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近似而发生近似的文化。文化不仅是传播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与生产形态的产物,文化不仅是「连锁」发生的,同时也可能独立发生与存在。不可以一旦发现近似的文化,就断言某个文化是另个文化的复制。白鸟没有理会这种文化发生学原理,过急地给中国文化下了西来说的断论,颇多牵强。

白鸟的上述观点与他的批判主义发生联系。他知道「崇古论」对文化现代建设有多大的危害,决心对经典的「古代」意识,即「三王」「五帝」概念作无情批判乃至否定。历史上既然没有「三王」也没有「五帝」,对他们的崇拜还有甚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