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秦汉长城的生态史考察

2013-01-17

汉代西北边地因特殊的植被条件,或称“流沙”[3],或称“沙漠”[4],或称“沙幕”[5],或称“积沙之地”[6]。《盐铁论·轻重》说:“边郡山居谷处,阴阳不和,寒冻裂地,冲风飘卤,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汉书·匈奴传下》也说:“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胡地沙鹵,多乏水草。”《汉书·霍去病传》写道,汉军与匈奴作战,曾经遇到“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的情形。当地局部地方的沙尘暴显然频繁发生。敦煌汉简于是可以看到“日不显目兮黑云多,月不可视兮风非(飞)沙”(2253)的简文。《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记述蔡文姬故事,引录其诗,有“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句。传蔡文姬作《胡笳十八拍》中“烟尘蔽野”以及“疾风千里兮扬尘沙”,“风浩浩兮暗塞昏营”等辞句,也形象地记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

由于气温分布特征和热量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塞外生态条件也不适宜发展农耕。这些地区冬季在蒙古高压控制下,寒潮侵袭频繁猛烈,每遇强大寒潮袭击时,出现的低温和极端低温常常达到内地农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河西汉简资料中多有可以直接体现这一情形的例证。如居延汉简所谓“盛寒不和”(494.4B),所谓“苦候望春”(45.6B),所谓“始春未和”(435.4),所谓“始春不节”(E.P.T43:56),所谓“方春时气不调”(E.P.T50:50)等,以及敦煌汉简所谓“春时风气不和”(779),所谓“方春不和时”(1448),所谓“莫乐于温莫悲于寒”(1409A)等简文,大多作为民间书信用语,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当地的气候条件的感受。

近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收获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简文:

(1)二月中送使者黄君遇逢大风马警折死 Ⅱ0215④:71

(2)县泉地埶多风塗立干操毋□其湿也 Ⅱ0211②:26

(3)敦煌酒泉地埶寒不雨蚤杀民田 Ⅱ0215③:46

简文的释读,应当作:(1)二月中,送使者黄君,遇逢大风,马惊折死;(2)悬泉地势多风,塗立干燥,毋□其湿也;(3)敦煌、酒泉,地势寒不雨,早杀民田。[7]也都反映了当地气候条件的恶劣。

秦汉长城的规划和修筑,是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因素的。人们甚至在长城局部区段的走向上也可以发现有关例证。比如,史念海先生在实地考察秦昭襄王所筑长城时曾经注意到,“最能显示当时实际从事施工的劳动人民的才智的,莫过于现在固原和环县间的一段。这条长城由岷县始筑,迤逦趋向东北,但在过了固原之后,却斜向东南,绕了一个很不小的弯子。为什么如此?现在这个弯子以北的自然条件就足以作为说明。前数年我到这里考察时,这里正是一片盐碱地带,深沟浅壑往往尽呈白色,水草也相当缺乏。这当然不是近年才有的情形。长城到此绕个弯子,就可把不利的自然条件留给攻城的对手。”[8]

所谓“不利的自然条件”,推想当时规划者和施工者的心理,首先是“不利”于发展农耕的“自然条件”。

当然,我们说长城可以看作畜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只是基本形势大略如此。

我们看到,实际上西汉时期北边长城防线,其西段已超越现今年降水量400毫米线及通常所划定东部季风区域与西北干旱区域之区界250至720公里。[9]这一情形,与秦汉时期的气候条件与现今有所不同,较今温暖湿润的因素有关。[10]

长城以外的匈奴活动区域,其实也有经营谷物种植的历史记录。例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余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又如《汉书·匈奴传上》也写道:“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孰。”颜师古注:“北方早寒,虽不宜禾稷,匈奴中亦种黍穄。”这些记载,都说明当时长城以北其实并非绝对的纯牧业区。

长城以内当然也有集中发展畜牧经济的适宜的条件。汉王朝策划所谓“马邑之谋”时,匈奴入塞,“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11],或谓“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12],即说明塞内也有广袤的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地区。《汉书·叙传》说,秦末以来,班壹避地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当孝惠、高后时,已财雄边。”颜师古注:“楼烦,雁门之县。”典型的例证又有汉景帝时匈奴入上郡取苑马事。[13]据《汉书·地理志下》,当时长城以内的军马基地,有北地郡灵州的河奇苑、号非苑,归德的堵苑、白马苑,郁郅的天封苑,西河郡鸿门的天封苑等。又辽东郡“襄平,有牧师官”。[14]

不过,长城以内临边居民的经营内容,往往是农耕和畜牧并重的,如《后汉书·马援传》所说,“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

长城营造对于区域生态的影响

秦汉时期,是中国长城建造史上的重要时期。

秦长城虽然利用了战国长城的基础,但是许多地段已经再向外拓展,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当时那里还是多半未经开发的荒芜之地”。长城的修建,对于“开发边区,发展农牧业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15]

班彪曾经沿长城而行,作《北征赋》,其中写道:“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彊秦乎筑怨。”张衡《东京赋》以所谓“人力殚”记述秦始皇征用民力过度,薛综注:“天下之力,尽于长城……。”[16]也指出长城工程曾经迫使众多役人远至塞上艰苦劳作。伴随长城工程,又往往有大批移民北上实边。秦始皇时代已经可以看到有关记载。据《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