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清史研究概述

2013-01-14

[5]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公元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建州女真族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4期。

[7]李鸿彬:《清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2期;《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第二章第二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何溥滢:《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初探》,《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3期。

[9]《论明清社会的发展与迟滞》,《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4期。

[10]《谈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清史研究集》第1辑;《加强对清史的研究》,《南开学报》1982年第5期;《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人民日报》1979年3月13日。

[11]王思治《清代前期历史地位论纲》,《清史研究集》第1辑,1980年。

[12]刘大年:《关于尚钺同志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一书所写的序言》,《历史研究》1958年第1期;黎澍:《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中国的近代史始于何时?》,《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

[13]《清史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清史分期管见》,《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1期。

[15]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6]《论清史分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

[17]宋元强:《试论清朝前期的社会矛盾》,《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5期。

[18]洪焕椿:《清初农民军的联明抗清问题》,《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

[19]顾诚:《论清初社会矛盾——兼论农民军的联明抗清》,《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

[20]郭松义:《江南地主阶级与清初中央集权的矛盾及其发展和变化》,《清史论丛》第1辑,1979年。

[21]郭影秋:《李定国纪年》,中华书局1960年版。

[22]《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3]《关于郑成功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论坛》1982年第3期。

[24]《论郑成功的抗清及其与复台的关系》,《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25]《论郑成功的抗清及其与复台的关系》,《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26]《一六五四年至一六六一年清郑之间的和战关系及其得失——兼与台湾历史学者商榷》,《郑成功研究论文集·续集》,1984年版。

[27]《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而斗争》,《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28]《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贡献》,《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29]《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几个问题》,《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30]《郑成功经济思想试探》,《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31]《试论郑成功经济思想及其实践》,《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1984年版。

[32]《试论著名海商郑氏的兴衰》,《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

[33]《再论郑成功与海外贸易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34]李天佑:《论明清的封建专制》,《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

[3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中华书局1980年版。

[38]《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

[39]《历史档案》1981年第2期。

[40]《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41]李旭:《论八旗制度》,《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1964年。

[42]周远廉:《关于八旗制度的几个问题》,《清史论丛》第3辑,1982年。

[43]《探微集·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中华书局1980年版。

[44]《清史杂考·清初八旗蒙古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5]《关于满洲旗制和汉军旗制的始建时间问题》,《清史论丛》第4辑。

[46]白新良:《论皇太极继位初的一次改旗》,《南开史学》1981年第2辑。

[47]《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8]《入关前的八旗兵数问题》,《清史论丛》第3辑,1982年。

[49]《清史研究集》第3辑,1982年。

[50]《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51][52]《清史研究集》第2辑,1982年。

[53]《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54]《喀尔喀蒙古南迁过程与原因辨析》,《清史论丛》第3辑,1982年。

[55]《沈阳锡伯族家庙碑文浅释》,《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

[56]《文史》第10辑,1980年。

[57]《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

[58]《清史论丛》第5辑,1984年。

[59]《新华月报》1961年第1期;《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讨论集》。

[60]喻松青:《明清时代民间的宗教信仰和秘密结社》,《清史研究集》第1辑,1980年。

[61]郑天挺:《农民起义和神密宗教的关系》,《探微集》,1980年。

[62]《中国农民起义论集》,1958年版。

[63][64]《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

[65]《清史论丛》第3辑,1982年。

[66]《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67]《清史研究集》第1辑,1980年。

[68]《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9]《历史学》1979年第4期。

[70]《清史论丛》第5辑,1984年。

[71]秦宝琦:《从档案史料看天地会的起源》,《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

[72]《历史教学》1956年第5期。

[73]《中国近代史稿》第1卷,1958年;《关于天地会的若干问题——答魏建猷先生》,《文汇报》1961年1月20日。

[74]《试论天地会的性质——兼与戴逸同志商榷》,《文汇报》1962年12月20日。

[75]《秘密会社、宗教和农民战争》,《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

[76]《天地会究竟是什么性质》,《文汇报》1961年11月10日。

[77]《试论天地会》,《清史研究集》第1辑,1980年。

[78]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萧一山:《清代通史》。

[79]陶成章:《教会源流考》。

[80]黄芝同:《明矿徒与清会党——四川哥老会考证》,《历史教学》1951年第3期。

[81]朱金甫:《清代档案中有关哥老会源流的史料》,《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82]人民出版社1975年、1978年版。

[83]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4]《文史》第15辑,1982年。

[85]《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

[86]《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87]《历史档案》1981年第4期。

[88]《南开学报》1982年第5期。

[89]《历史教学》1980年第3期。

[90]《历史教学》1984年第12期。

[91]《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92]《‘怀柔郝氏’辨正》,《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1期。

[93]《新建设》1963年第11期

[94]《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95]《清史论丛》第1辑。1979年。

[96]《南开学报》1980年第1期。

[97]《南开史学》1980午第1期。

[98]《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99]《文史》第8辑。

[100]《历史研究》1965年第3期。

[101]《国际明清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2]《厦门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

[103]《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1—2期。

[104]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中国古代人口政策和人口思想》,《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李世平:《洪亮吉是“中国的马尔萨”吗?》,《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1期。

[105]参阅张敏如:《中国人口思想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

[106]《清代垦田与人丁的记录》,《清史论丛》第1辑,1979年。

[107]《清初人口统计中的一些问题》,《清史研究集》第2辑,1982年。

[108]《复旦学报》1980年第1期。

[109]《复旦学报》1980年第3期。

[110]《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111]《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112]《清代前期人口激增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113]《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114]《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11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6]中州古籍1984年版。

[1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

[119][120]《清史论丛》第4辑,1982年。

[121]肖国亮:《清代两准盐商的奢侈性消费及基经济影响》,《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22]《人民日报》1965年8月20日。

[12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

[124]《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

[125]三联书店1959年版。

[126]《经济研究》1982年第6期。

[127]《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

[128]《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期。

[129]《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130]《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2期。

[131]《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32]《清史论丛》第4辑,1982年。

[133]《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134]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5]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1973年版。

[136]李洵、王俊义:《关于乾嘉学派的学术通》,《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3期。

[137]李洵、王俊义:《关于乾嘉学派的学术通信》,《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3期。

[138]参见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9]参见杨向奎:《清代的今文经学》,《清史论丛》第1辑,1979年;汤志钧:《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140]参见仓修良:《章学诚的方志学》,《文史哲》1980年第4期。

[141]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42]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3]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44]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4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6]中华书局1960年版。

[147]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8]参考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李鸿彬:《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周远廉:《简评努尔哈赤》,《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149]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50]王思治:《皇太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151]《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152]王钟翰:《清世宗夺嫡考实》,《清史杂考》1957年;许曾重《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问题新探》,《清史论丛》第4辑,1982年。

[153]冯尔康:《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