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孔子曰詩無離志樂無離情文無離言”句跋

2013-01-14

5.《詩譜序》疏(正義)引《春秋說題辭》:「在事為詩,未發為郑?皴?樾模?紤]為志,詩之為言志也。」9

「志」者,詩家心中之感情思想者也,至為隱微,不為人知。「樂」者,將心中所感所思所欲以歌詠表示之,蓋即賦歌以明志也。「文」者,整理者以「文采」之義解之,10略有得也,蓋為將所歌詠之內容記載之也,即古之「事」、「辭」二字之義。就作者言,言「文」,則知其心中之所欲表示者已至為彰顯,故由「詩」、「樂」、「文」,為一承遞之關係,就作者心志言,有一由「隱」至「顯」之過程。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十云:「孟子之說《春秋》,一曰其事,二曰其文。文者,所以說事也。」11釋「文」為「所以說事」者,則知作者以「文」為篇章字句,用以說明一事者也。「其事」之事,在他處或稱為「辭」,《孟子‧萬章上》「不以文害辭」之「辭」即是。《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文下楊注云:「辭者,說事之言。兼異實之名,謂兼數異實之名,以成言辭。」12是則孟子「不以文害辭」之「文」,即此處所謂「辭」,而孟子所謂「害辭」之「辭」,則為此所謂「事」者也。是知「其文」,或可曰文,或可曰辭;「其事」,或可曰事,或可曰辭。亦即「辭」字之義,內容或為「其文」,或為「其事」,要皆需視所指為何而定。

《孟子·萬章上》「以意逆志」趙岐注云:「文,詩之文章,所引以興事也。辭,詩人所歌詠之辭。志,詩人志所欲之事。意,學者之心意也。」1其說是而未詳其實。「意逆」之法,即前引之「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志者,作者之所思所感所欲也。辭者,作者所思所感所欲而託之以見之事義也。文者,篇章字句也。作者先有思感,其後通過事義以表之,有事義則組織篇章字句以成之。就作者言,乃由隱至顯,其勢順。2讀者研討之,則由作者之顯而入隱,其勢逆,故云「逆志」。作者表達心志之方法,至為多變,有夸飾,有隱微,有言彼意此,有言近旨遠,有正言若反,其志若何,並非一覽即得,若反掌之易,要皆端視讀者識力而定。至若「不害」,乃示人研討作者心志之要方,防主觀評斷之發生,即不曲解之謂也。此法之外,重以「知人論世」之功,則初無主觀論事之失,而終無害志之誤矣!春秋戰國其時賦詩之作用,不外乎外交辭令、賦詩明志、譎諫君長,其法皆斷章取詩義以表示心志,聽者逆志則能得之。簡文云「詩無離志,樂無離情,文無離言」,亦兼作者與讀者言,一由隱而顯,另一由顯而隱。

第一枚簡文「孔子曰:詩無離志,樂無離情,文無離言」一句,意義上約略類同於《毛詩》之《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一段文字,3情實為述「詩」之組成內容與其時政治良窳所顯示之不同詩音。簡二至簡七,則約略等同於《毛詩》本《大序》中論詩「四始」之部份,但未涉及「邦風」、「少夏」、「大夏」、「訟」之首篇。4簡八至簡二九,則約為《毛詩》本《小序》之部份,所不同者,《毛詩》本《小序》每條釋詩義處皆析出附於各詩篇之下,而上海博物館藏簡本則合每條釋詩義之《詩序》於一處,蓋古書本單篇分行,故也。簡文尚未佚出此一條例,合本子或合經傳之古書體式仍未發現有先秦之例。

傳世之《毛詩》本為一已合本子之全本,就出土文獻以比擬言之,結合所謂上海博物館藏《孔子詩論》簡與安徽阜陽漢簡《詩經》兩殘斷之文本,若能稍於《大序》加以補充,於《小序》、《詩經》本文多所補足,再將《小序》析出列於各詩篇之下,則與傳世之毛本殆無甚不同矣!然即使能為此,一為歷代完整之聖典,一為近世出土之兩殘本,比合兩殘以觀一全,寔頗為不倫。然若純以經學角度言,兩單篇之殘本與合本子之全本則可視為同類之著作,不必多所懷疑也。此或祇可為通識者道,難喻於拘方之士也。另外,簡文稱「孔子曰」,蓋為相傳之師說,要約非孔子手定,而為儒門弟子及再傳弟子師生世代間相傳之口說記載。見簡文文字之風格特色,純然一派戰國楚國文字色彩,若依郭店竹簡大致有四種字體的書寫風格區分,1則此簡文殆已馴化矣。

古本文簡,披覽之士,見獵初忻,狂簡後多,故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敢以末學,嚮附前規,率吾管見,續為新錄,無所通解,不欲多言。重光大荒落歲辜月乙亥日作。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第121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2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第1頁注解1引,稿本。

3 《十三經注疏》下冊《孟子》附《校勘記》第2707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何建章《戰國策注釋》上冊第203頁,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第1版。

4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第1頁注解3引,稿本。

5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第123至125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6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第1頁注解4引,稿本。

7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第125至126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8 朱淵清《上博詩論簡讀後》,國際簡帛研究中心網絡版http://www.bamboosilk.org。

9 《十三經注疏》上冊《毛詩》附《校勘記》第270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0 施宣圓《上海戰國竹簡解密》之報道第1版,上海:《文匯報》,2000年8月16日。

1 廖名春《上海簡詩論篇管窺》,見《新出楚簡試論》第306至307頁,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初版。

2 即《說文》「音,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之義也,見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102頁,台北:天工書局,1992年11月10日再版。

3《十三經注疏》上冊《尚書》附《校勘記》第131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點校本《史記》第39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第15次印刷版。

4《十三經注疏》下冊《春秋左氏傳》附《校勘記》第1997、2080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5《十三經注疏》下冊《禮記》附《校勘記》第1536、1616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6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第1067頁,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