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

2013-01-14

④ 光绪《南汇县志》卷20,引乾隆志。

⑤ 乾隆《吴江县志》卷38。

⑥ 温丰《南浔丝市行》,民国《南浔镇志》卷31。

⑦ 同治《双林记增纂》卷8。

⑧ 乾隆《金泽小志》卷1。

⑨ 乾隆《吴江县志》卷38。

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①。由于实现了产业转移,耕地减少,除有少数地主和富裕农民雇用农业长工之外,广大农户大都只在农忙时节雇用辅助性质的短工和忙工。形成了长工少而短工多,忙工尤多的格局。嘉庆间,松江府青浦县朱家角地区五十保三区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共有居民5937人,其中雇工99人,只占总人口的1.6%左右②。同治间,浙江归安县十三庄境内2219户,雇工各有保结,共发给保结680张,即共有雇工680人,按每户五口计,当有11095人,长工约占6%上下③。其雇佣劳动的参与率均大大低于城镇20%的雇佣劳动参与率。

还需要指出的是,从事短工或忙工的农民,家中大多种有田地,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他们打工“是一种例外,一种副业,一种救急办法,一种暂时措施。不时出去打工的农业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只能借以糊口的几亩土地”④。如乾隆间,无锡蔡翁,“为人佣工,家中仅种田一二亩,以此为食”⑤。有些佃户,“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⑥。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都算不上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上述这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农民,也就是没有割断自然经济脐带的农民,固然在维持江南地区众多人口的生活和开拓商品市场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与负面作用也是很突出的,它集中表现为是市场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严重障碍,影响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工艺技术的学习和传播,还停留在近亲繁殖、近邻繁殖的格局之中。劳动者的就业大都是凭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相互援引,形成地域性或宗族性的帮派,把持增添工夥。因此,出现了所谓“典当司柜多徽州人,成衣木局多宁波人,镊工多句容人,染坊银匠多绍兴人,漆工多江西人”,“养蚕之人,后高为善”,“缫丝之人,南浔为善”的种种现象。这就会形成劳动力市场的某种闭塞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这种闭塞性正是农村自然经济闭塞性的一种反映。我们虽然看到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参与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使农村劳动力市场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发展,但上述这种闭塞性,必然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的竞争,严重影响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

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随并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清代江南地区的农村情况看,这仍然是一条十分漫长的道路。

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从全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与此相比较,或是具体而微,或是五十步与五步之差。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⑦。解剖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或者具有类似的认识价值。

______________

① 薛福保:《江北本政论》,《皇朝经世文续编(盛康本)》卷4l。

② 嘉庆《珠里小志》。

③ 宗源瀚《颐情馆闻过集》。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1页。

⑤ 《履园丛话》卷5。

⑥ 乾隆《吴江县志》卷38。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8页。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