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

2013-01-14

在农村中,江南地区蚕桑业发达,在养蚕、缫丝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中,还出现了专业化的短工。太湖以南地区养蚕多,乾隆间有人说,“南方至蚕忙之月,……来佣工者成都市,即日用百余人,登时俱有。更有包箔者,每箔白蚁至老,佣价不过钱余。量力包数箔,各自经理。主人只是熟记养蚕之法,坐而提调。至于蚕多之家,佣工者甚众,即饭食亦是雇觅人做,女工岂能任此”⑨。这种情况明代即有。黄省曾《蚕经》中说:“养蚕之人,后高为善;以筐计,凡二十筐,佣金一两。看缫丝之人,南浔为善,以日计,每日佣金四分,一车六分。”不过养蚕工价,至清代提高了一倍多。

江南人既占有了较好的工作岗位,又得到了较充分的就业,这说明了竞争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开始发挥作用。

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但江南人亦难以全部包揽。如有人说,“百工技艺,吴人为众,而常苦不足”⑩,遂不得不引用外地人来填充。这些外来打工者多来自邻省及江浙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濮院镇,“典当司柜多徽州人,成衣木局多宁波人,镊工多句容人,染坊银匠多绍兴人,漆工多江西人”⑾。又如双林镇的“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与行在户部诸公书》,《皇明文衡》卷27。

② 道光《苏州府志》卷194。

③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第94—95页。

④ 洪焕椿《明清史偶存》第537页。

⑤ 甘熙《白下琐言》。

⑥ 《续纂江宁府志》卷15拾补。

⑦ 光绪《海盐县志》卷8。

⑧ 光绪《光福志》卷1。

⑨ 杨屾:《豳风广义》。

⑩ 乾隆《吴县志》卷24。

⑾ 《濮院琐记》卷2。

坊工匠则来自安徽泾县”①。又如苏州的染坊,“除青坊工匠多来自近郊唯亭外,黑坊镇江人、红坊句容人居多,绸布印布坊则是绍兴人”②。尤其是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重体力劳动,即所谓“粗活”、“重活”,本籍人不愿干,更多由外地人担充。如苏州所谓“膂力凶悍之辈”的踹匠,“俱系江宁、太平、宁国人民”③。油坊“杵油须壮有力者”,石门县石门镇的油坊,明代即已是“辄募旁邑民为佣”④。双林镇的油坊“博士人数逾百,尽是长兴及南京两处人”⑤。甚至农业生产的空缺,也有外地人前来填补。有些丝织业机户,脱离农业而移居城镇,其闲置土地多由附近地区的人来耕种。如濮院镇,“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桐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曰种跨脚田”⑥。

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导致了传统分散、个别的雇佣方式的改变,出现了短工市场。农村和城市均有。明末清初,浙江嘉兴府湖州府一带,农村短工是“主人握钱而呼于畔,奔走就役,什百为群”⑦。到清代中叶,至蚕忙之月,“来佣工者成都市,即日用百余人,登时俱有”⑧。这种雇工市场,在丝织业中尤为发达。如苏州,明代是“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⑨。到清代,无主工匠等待机户唤找,“黎明立桥头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散归”⑩。这种市场清代丝织业发达的市镇均有。如濮院镇,“太平巷,本福善寺,西去正道,阖镇织工拽工,每晨集此以待雇”⑾。他们“每早各向通衢分立,织工立于左,拽工立于右,来雇者一见了然,谓之巷工”⑿。在黄溪市,“为人佣织者,立长春、泰安二桥,待人雇织,名曰走桥,又曰找做”⒀。在丝织业集中的苏州,工匠立桥头待雇,“每桥有行头分遣,今织造府禁革,以其左右为利也”⒁。看来行头分遣要收取一定费用,如不是遭到禁革,劳动力交易的中介组织实是呼之欲出。

上述这些事实又体现了供求机制在开发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作用。特别可以指出的是,江南地区劳动力外流的很少,而外地流人的却很多,说明外地劳动力的流人可以通行无阻。同时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如双林镇在清代中叶,“土客总之,吾镇贸易之人,衣食于此者十居五焉”⒂。据李伯重教授估算,明末,江南城镇人口约为300万人,到清代中叶,约增为

__________________

① 民国《双林镇志》卷15。

② 罗仑主编:《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第468页。

③ 前引吴凤翚奏。

④ 康熙《嘉兴府志》卷15。

⑤ 民国《双林镇志》卷15。

⑥ 沈廷瑞《东畲杂记》。

⑦ 《杨园先生全集》卷7。

⑧ 杨屾前引书。

⑨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⑩ 康熙《苏州府志》卷21。

⑾ 《濮川所闻记》卷2。

⑿ 《濮院琐记》卷1。

⒀ 道光《黄溪志》卷1。

⒁ 康熙《苏州府志》卷21。

⒂ 同治《双林记增纂》卷8。

720万人①。二百多年约增加了一倍多,说明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也是通行无阻。这种劳动力流动较高的自由度,表明劳动力市场得到发育。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