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老子、老莱子辨之探究

2013-01-10

从上面的辨识中,可以认为老聃(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老子,其代表作为楚简《老子甲》。李耳、太史儋、老聃(聃读为儋,与关尹同时)实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老学首领,其代表作是传世本《老子》。

三、老莱子辨

典籍中关于老莱子的记述不多。除《史记·老子列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外,仅有下列记载:

《庄子·外物》:“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 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 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而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历。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

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谚曰: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今也,王爱富挚,而公不善也,是不臣也。’”

《尸子》卷下:“老莱子曰:‘人生天地间,寄也。’ 寄者,固归也。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亦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不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史记·老子列传·正义》引《列仙传》云:“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葅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楚王至门

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乌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从以上《庄子》、《战国策》、《尸子》、《大戴礼记》、《列仙传》所记述的来看,也可以明确三点:其一,老莱子也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其二,老莱子不姓老氏,与“老子”之称无关;其三,老莱子以隐和孝著称于世。

1、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谓“孔子之所严事……於楚老莱子” 的具体记述,典籍中仅见《庄子·外物》一例。不过就此一例也足以说明孔子与老莱子的关系十分密切,实际来往并非仅此一次。孔子这次见老莱子不是有准备的专访,而是邂逅相逢。老莱子是位隐者,居无定所;也许因为其他原因,老萊子迁徙新居后,孔子还不得而知。所以这次孔子见老莱子,是老莱子弟子“出薪” 遇见孔子回报后,老莱子召见孔子的。老莱子的弟子并不认识

孔子,但老莱子仅凭弟子对所遇见的人的外表的描述便知“是丘也” ,这至少说明老莱子

不是第一次见孔子,或者说过从甚密。一般来说,客至,主请,正式谈话前总免不了寒喧几句,或者客人先致问候。然而,孔子见老莱子,却是主人先说,而且是以训导的口气要对方如何如何才“为君子矣”。这正是十分亲密的师友之间的见面和交谈。从谈话内容看,孔子和老莱子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孔子主张修圣德,以“仁” 治天下;老莱子主张修“道”,以“清静(清廉恬淡)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5简)。在治世必须先“进”(修进)这一点上,孔子与老莱子存在共识,两人的治世思想也有互补性。所以孔子请教老莱子,自己所学圣迹业行是否可得脩进而为世用(“业可得进乎”)。老莱子并不反对孔子的以“仁” 治天下,但觉得以“仁” 治天下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老莱子说:“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郭庆藩注:“一世为之,则其迹万世为患,故不可轻也。”)老莱子认为“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郭庆藩疏:“反于物性无不伤损,扰动心灵皆非正法”)。他主张“治人事天” 、“清静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简、第15简)。

2、老莱子不姓老氏

老莱子其人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除司马迁《老子列传》“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的疑笔以外,典籍中对老莱子并没有什么怀疑。其实,司马迁并不同意“老子”是老莱子的说法。司马迁说“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就是证明。前面已经交代,《老子列传》是传世本《老子》的作者的“列传”,也就是“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的“列传”。如果司马迁同意说“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就是老莱子,他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说什么“老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之类的话呢?这分明已告诉读者,老莱子另有他著,其学是“言道家之用”,与“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的那位“老子”不能混为一谈。前面也已经交代,“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战国时老学首领李耳,不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姓老氏,名聃,疑为春秋宋国沛人。老莱子是春秋楚人,当然不能说老聃就是老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