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老子、老莱子辨之探究

2013-01-10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老子、老莱子辨之探究

《史记·老子列传》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又载:“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 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是否姓李?老子是否就是老聃?老莱子是否是老子?儋是否就是老子?司马迁之后,特别是近两百年来,一直其说不一。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后,特别是《郭店楚墓竹简》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以后,围绕着楚简《老子》和传世本《老子》的作者的问题,又开始了争论。郭沂认为“简本《老子》出自老聃”。至于传世本《老子》的作者问题,“《老子列传》中被当作老子的有三人,即老聃、老莱子、太史儋。如《汉志》所载,老莱子另著他书,应排除在外。所以,此老子非老聃即太史儋。 历代学者皆认为是老聃,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此乃太史儋。”⑴ 郭沂的意见对研究老子其人其书很有啓发意义,值得重视。现在有人说“老子一称是专名,也是共名。共名来源于专名,专名来源于老莱子。春秋晚期的老子,不是李耳,也不是太史儋。……指老莱子。” ⑵ 对于老子作为专名 “来源于老莱子”这一说法,本人不敢妄言,现就文献资料对老子、老莱子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辨识,以求教于方家。

一、老子、老莱子的历史真实性不容怀疑

请先看史料:

《史记·老子列传》:“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己。’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魚,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

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于

楚老莱子,於郑子产。”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凡三千年左右的

历史。司马迁为了史料的真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亲自调查采访,收集传说故事;参阅了他当时所能看到的全部资料,包括皇家档案秘藏。对于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十分审慎的处理。对于当时无从考证的史料采取“疑则传疑” 的态度,绝不妄断。因此,对《史记》 写定的史料,除非有新发现或出土文献依据,是不应妄加否定的。

《老子列传》是为传世本《老子》的作者而作,因为司马迁並未见过楚简《老子》甲、乙、丙(含《太一生水》)三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所转述的老聃的思想,与传世本《老子》也无多大差别。加之“老学首领战国时李耳”(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在司

马迁时代还有一定影响,乡里世系甚为详备(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所以司马迁便认为李耳即是老子。

《老子列传》的内容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部分,介绍老子的乡里、姓氏、主要经历;第二、三部分介绍当时所搜集到的有关老子的不同说法(包括年龄);第四部分介绍老子的世系;第五部分介绍老氏之学对后世的影响。从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与第四部分的内容来看,司马迁认为《老子》(传世本)作者是战国时的李耳这一点,是肯定的。从第一部分中关于“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的介绍来看,司马迁的确认为李耳就是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的老子。第二、三部分中用了三个“或曰”,这是司马迁对当时无从考证的史料采取“疑则传疑” 态度的具体表现。所谓“传疑”,是传众人之疑,对司马迁来说并非就是“疑”,只不过“无从考证” 罢了。当时有人说老子是老莱子,司马迁只是传疑,依据他所掌握的材料,对老莱子作了具体介绍,明确地告诉世人: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这里实际否定了关于老子是老莱子的说法。至于太史儋,司马迁没有提供新材料,“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人莫知其然否”,仅仅传疑而已。

从郭店楚墓竹简所提供的材料来看,把李耳说成是与孔子同时的春秋老子,司马迁的确错了,但他所提供的关于“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的材料并没有错,“老子修道德” 并没有错。司马迁虽然存留了“或曰老莱子” 一说,但却留下了老莱子“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 的宝贵材料,为我们正确认识楚简《老子乙》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果说《老子列传》因历史材料的局限给后世留下了一些遗憾的话,那么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中,关于老子、老莱子的记载,却使人们耳目一新,给了后世一个准确、清晰的回答:老子、老莱子不仅是两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是孔子师事过的两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位“修道德”,一位“言道家之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其所以长期争论不休,是对司马迁的疑笔的误解所致。

二、老聃辨

典籍中关于老子多有记述,不仅道家典籍有记述,儒家典籍也有记述。《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述凡十八见,其中内篇三见,外篇十见,杂篇五见。从内容来看,记述与孔子的交往与对话的有八见,都是记述孔子求教于老子。现摘录其要于后:

《庄子·天道》:“孔子西(观)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观)藏书,则试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

《庄子·天地》:“夫子问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 老聃曰:‘……丘,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与无

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生,死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老子曰:‘然,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

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女议乎其将……’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礼记·曾子问》关于老子的记述凡四见,皆称“老聃”,其内容是回答孔子问礼。现摘其一录于后:

“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 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

从以上《庄子》、《礼记·曾子问》所记述的来看,可以明确三点:其一,老子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孔子曾不只一次地问礼、问道于老子;其二,老子与孔子一样,因姓“老” 才被称为“老子”;其三,老子早年曾任周天子史官,年老退休居于沛。

1、孔子曾不只一次地问礼、问道于老子

关于孔子与老子相见至少有三次。第一次应是“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据马叙伦考证,“老子生当定王、简王之世,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为敬王十八年,盖已八九十岁”⑶。也就是说,老子与孔子同时,长孔子三十多岁。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十七岁,“年少好礼”,“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史记·孔子世家》)据高亨考证,老子“因受甘悼公或甘简公(杜注:“甘简公,周卿士。”“甘悼公即过。” 过,甘简公之弟。)的迫害” 去周,此时正在鲁国。⑷ 因此孔子有机会在鲁向老子问礼,并从老子“助葬于巷党”。孔子答曾子问所说的“昔者吾从老聃” 之“昔者” 应是一佐证。第二次应是《孔子世家》所载孔子“适周问礼”。《索隐》云:“孔子适周岂访礼之时即在十七耶?且孔子见老聃云甚矣道之难行也,此非十七之人语也,乃既仕之后言尔。” 若孔子“适周问礼” 是十七岁,则应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在鲁不在周。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成、景之族赂刘献公,丙申,杀甘悼公”,老子才有可能回洛阳。以此,孔子“适周问礼” 应在鲁昭公十二年之后。另外,此次“适周问礼”的记述中有“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的交代,年仅十七岁的青年,恐尚无弟子。《索隐》所云“既仕之后” 带弟子“适周问礼” 较为合理。又,此次“适周问礼”,老子的临别赠言的核心内容是“毋以有己”,这与《庄子·天地》“夫子问于老聃” 所记述的“忘己” 思想是一致的。因此,这次孔子与老子相见,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