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2013-01-10

随着各种资料和档案的大量公布,现代史研究不仅恢复了一些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而且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重新加以认识。如过去对抗日战争主要是叙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强调国民党消极抗战和对日妥协;如今在肯定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也对国民党的抗战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重要的现代史专著有: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史稿》,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彭明《五四运动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文化大革命以前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范老和郭老去世之后由两书编写组继续完成这项工作。在蔡美彪主持下,十卷本《中国通史》率先全部出版。七卷本的《中国史稿》不久前也全部出版。由白寿彝主编的另一部多卷本《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四卷,该书体裁吸收古今史书的优点,作了一些创新的尝试。

1949年以前,中国学者对世界史基本上谈不到开展独立的研究。只是在建国以后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尽管由于基础薄弱,图书资料欠缺,这门学科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几十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很可观的。目前在有关世界史整体和国别史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中国学者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关于古代城邦和王权问题,西欧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形式问题,东西方封建制度的比较问题,以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内战史、巴黎公社史、日本明治维新史、罗斯福“新政”、苏联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和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学术见解问世。已出版的重要专著有: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东北师范大学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王治来《中亚史纲》,刘祚昌《杰弗逊传》,陈崇武《罗伯斯比尔评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以上我们鸟瞰式地回顾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所走过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条不平坦和曲折的道路。回顾过去是为了开拓未来。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学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历史学当然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有新的发展。我们不能老是以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史学遗产而沾沾自喜,也不能老是以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终究不如中国人而自我安慰。中国史学要走向世界,不仅需要从外国史学的最新成就中吸取营养,而且在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上需要跟上当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步伐。“有容德乃大”。一切有用的知识,我们都应该欢迎和吸收,使我国史学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主流经历了从近代实证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但后者的地位目前正受到新的考验和挑战。这种考验和挑战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说来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学说,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吸取以往失误教训的基础上,只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新已经过时的观念,一定能够更加发扬光大,保持自己在史学界的主导地位。

史学的发展依靠史学家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我们已经有了一支优秀的史学队伍。但是从史学发展的要求来说,这支队伍在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实证功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史学队伍一定会更加壮大和优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坛,不仅将涌现一大批学识渊博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将出现当之无愧和闻名于世界的史学大师。

让我们老中青史学工作者为中国史学的再度辉煌共同努力。

注释:

〔1〕康有为:《论语注·为政第二》。

〔2〕《中国史叙论》,《饮冰室文集》之六。

〔3〕《新史学》,《饮冰室文集》之九。

〔4〕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79 年版。

〔5〕《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庵文集续编》。

〔6〕《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7〕唐兰:《关于尾右甲刻辞》,《考古社刊》第6期,1936年。

〔8〕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历史书》,见《古史辨》第2册。又见《胡适日记》1921年8月13日,中华书局1985年版。

〔9〕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10〕《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4月27日, 见《古史辨》第一册。

〔11〕《答刘、胡两先生书》,1923年7月1日,同上书。

〔12〕《古史辨》第一、二、三、五册由顾颉刚编,第四、六册由罗根泽编,第七册由吕思勉、童书业编。

〔13〕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二册。

〔14〕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古史辨》第一册。

〔1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