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

2013-01-09

道德?战争期间,在非常时期,人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23史汀生认为:“我们当然明白我们对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所带来的后果所付的责任;罗斯福曾多次与我谈过有关原子弹的杀伤力。但我们是在战

争中,我们必须这么做。因此,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对付战争因而制造和使用原子弹。”

24何况,日本并不愿意无条件投降。在收到《波茨坦公告》后,日本外相希望用沉默来

代替官方的声明。但日本首相无可奈何地在7 月28日表示:“日本内阁认为‘波茨坦宣

言’仅仅是‘开罗宣言’的翻版,不值得政府注意。另外,日本飞机产量的增加,将给

日本的胜利重新带来希望。”25显然,基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日本军队在绝望之前是

不会投降的。由此,正统派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修正派观点的理由比较充足。我们可以从追溯美苏关系的历史,来理解其观点。在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非常重视日益增长的苏联势力。在轴心国的共同威胁下,美苏建立

了战时有限度的合作,并达成了战后适度合作的共识。但是,苏联政府坚持维护自己决

定力量、安全、秘密和独立的权利,在没有涉及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在联合行动中,承

担有限的义务。雅尔塔会议标志着美苏理解与合作的前景达到了顶点。在雅尔塔,罗斯

福用牺牲中国来获取斯大林的承诺,苏军在德国投降后2 至3 个月出兵加入太平洋战争,

条件是要事先签订确认这些利益的中苏协定。26在雅尔塔的时候,美国指望苏联进攻满

洲,阻止日军撤回本土抵御美军的攻击。但到了4 月,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军修正

了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分析:日军已失去制海能力,不存在撤回部队威胁美军的问题。所

以,美国无须利用苏联结束战争。275 月,国务院问史汀生,苏联尽早进入战争是否必

要的,它将决定美国是否要遵守雅尔塔协定的远东部分条款。史汀生认为,苏联进入战

争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由,以他们自己的时间表行动,他们根本不考虑美国的行动。雅

尔塔的让步在很大程度上受苏联军事力量的影响,苏联的援助是有用的,但不是必须的。

如果美军进入日本,苏军的参战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挽救许多美军士兵的生命。但是,

如果使用原子弹,美军就无须进入日本,苏联的援助将是微不足道的。28结果,他建议

等原子弹试制成功后再考虑苏联事务。在7 月中旬的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依然准备对

日宣战。另外,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希望占领部分战败日本的领土,可能是北海道。

但是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获悉美国原子弹已试制成功,苏联的参战变得没有必要了。

杜鲁门决定在苏联红军产生影响之前使用原子弹结束战争,这将避免与苏联分占日本,

增强美国与苏联谈判战后划分势力范围的砝码。

美国使用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人民雪耻的心理。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

军基地珍珠港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基本上不同于反德、反意的战争——它是一场报复战争。”29美国人把他们的

太平洋敌人看成是背信弃义和野蛮的疯子。战争期间的广告和宣传都把日本描述成非人

的猴子、丑恶的啮齿动物、分泌毒液的昆虫。30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以后,杜鲁门在华盛

顿向公众解释道:“我们已经使用原子弹反击那些偷袭我们珍珠港的敌人,反击那些违

背国际公约的敌人。”31两天以后,杜鲁门又说,“当你不得不对付一只野兽时,你不

得不像一只野兽一样对付它。这是最遗憾的,但是真实的。”32在美国,大多数人对原

子弹在日本爆炸欢欣鼓舞。许多人甚至遗憾,为什么只有两颗原子弹用于摧毁日本。在

1945年夏末秋初的民意测验中,大多数(约85% )的美国人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表示认

可。在9 月份的民意测验中,只有4%的美国人认为不应该使用原子弹,27% 的人认为应

该在日本的无人地区投放,43% 的人赞成用一颗原子弹就可以了,另外24% 认为应该

“扫平日本”。在10月份的民意测验中,所提的问题略微不同,但赞成投放原子弹的人

更多。23% 的人认为,在日本有机会投降之前,应该投放更多的原子弹。33美国人认为

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到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报仇的情绪是显而易

见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有一种独占日本的强烈愿望,有一种企图把日本变成美国

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基地的愿望。与其他任何敌手相比较,美国在太平洋利益的安

全,依赖于制海权;而制海权又依赖于水和煤的供应基地和海军基地。为了提供这样的

保障,有两件事必不可少:港口和基地,必要的补给站和机械设施。在亚洲国家中,只

有两个国家符合美国的这种要求,即中国和日本。但当时中国还不是美国的敌手,而日

本却已经是了。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好邻居,一个亚洲民主议会政府最好的希

望。随着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地区,即满洲,美日关系开始恶化。从那时起,美国逐渐增

长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怀疑和敌视。日本20世纪扩张,根植于“贫穷和傲慢”。34

因此,毫不奇怪,日本寻求一种典型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方式,向外侵略扩张,刺激

经济的繁荣。然而,日本的扩张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例如,中国长期被美国

看成是美国潜在的经济基地。虽然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时间不长,在30年代,美国与

中国的贸易只占美国全部对外贸易的4%,但美国商人和公众认为,拥有4 亿人口的中国

是一个巨

大的潜在市场。在现代交通条件下,美国人通过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等

越来越接近日本。从马尼拉到旧金山只有从马尼拉到长崎的3 倍;从关岛到美国只有从

关岛到日本的2.5 倍。从火奴鲁鲁到旧金山只有2089海里,到日本的横滨是3445海里。

这些地方都已是美国的重要基地。从19世纪末以后,美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这使

美国在亚太地区获得了更多利益。随着日本的发展,美国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护自己的

太平洋的利益。因此,早在1900年后,美国海军已经秘密制订攻击日本的战略。35因此

在二战期间,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摧毁日本是合乎自己的一贯政策的。美国领导人绝对

相信“原子弹可以使美国以美国的方式结束战争”36. 美国希望独占日本,不愿与苏联

分占日本。使用原子弹将震惊日本政府,迫使其迅速投降,然后占领日本。战后,美国

果然如愿以偿。日本完全由美国控制,暂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基地,增强了美

国对抗苏联的势力。美国实现了“美国第一”的梦想。

最后,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

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

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

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12.9万人。37美国耗巨资试制原子弹,以40年代的水平为价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