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

2013-01-09

美国种族史和环境史学家对环境种族主义史早有涉及。例如,W.克罗农1983年出版的《土地上的变化: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分析了殖民者如何通过殖民掠夺和统治用资本主义的景观取代土著的生态系统的历史。A.W.克罗斯比1986年出版的《生态帝国主义:900-1900年欧洲的生物扩张》从更广阔的范围论述了欧洲殖民者如何从生态上征服世界上广大的温带地区。虽然这些研究都很深入,但对环境种族主义史进行理论界定和开拓的是M.梅洛西在1995年美国环境史学会的拉斯维加斯年会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平等、生态种族主义和环境史”。16这一点也可从美国环境史学会年会分组讨论中关于种族议题的增加得到印证。1989年的奥林匹亚年会只有一个小组涉及种族问题;1991年的休斯敦年会有两个;1993年的匹兹堡年会没有;1995年的拉斯维加斯年会全部四个小组都论及环境史中的种族和民族问题,这是环境史学史上的第一次。此后环境种族主义史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环境种族主义史主要在下列方面取得了成果:1?环境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同种族对此有不同的理解。白人统治者总是想用自己的环境话语取代其他种族的环境话语。B.D.林奇考察了拉丁裔美国人环境话语与盎格鲁美国人环境观的不同,发现拉丁裔美国人的自然景观中包括人,而且是可以再生产的;盎格鲁美国人认为人与环境是分离的,人可以支配自然。以这种思维来考察环境灾难对拉丁裔的影响,不但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还会人为地淹没拉丁裔关于环境的声音,影响美国环境话语发生根本变化。2?各种族在环境上是不平等的。在这个问题上,环境史学家大量利用社会史和计量史学的方法,深入调查分析了这种状况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原因,辨析了种族和阶级的复杂关系。R.D.布拉德编著的《正视环境种族主义》是对《在南方倾倒废弃物》一书的补充和扩大。它把对环境种族主义的考察范围从美国南方扩大到全国,甚至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涉及了从印第安人保留地到城市贫民窟的有毒废弃物、废弃物处理设施选址、城市工业污染、儿童铅中毒、杀虫剂对农业工人的危害、废弃物出口等环境问题,把环境种族主义的形成追溯到了殖民过程中的种族征服和帝国式环境思想。当然在环境种族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工业界达成的一些制度性安排使有色人种社区处于受环境恶化危害最大的境地。但并非所有的有色人都完全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并非所有白人都适当避开了污染的环境。这里的关键变量是贫穷,因而环境种族主义是种族与阶级交织的产物。3?揭示了主流环境运动的白人中产阶级特征,分析了有色人种环境正义运动的动力、性质。D.E.卡马乔编著的《环境不公正,政治斗争》一书,主要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指出环境正义运动是社会、政治不公正在环境领域激起的反应。环境种族主义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环境正义运动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有色人的生活环境,更要变革以财富和权力为基础的美国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精英模式。促使环境正义运动发展的动力来自工业化和种族不平等,是经济的不平等和种族偏见把越来越多的低收入有色人推向加入环境正义运动。4?环境主义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争。与种族与阶级问题相联系,贫苦的有色人信奉和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而主流环境组织更多地是提倡生态中心主义,这也是传统的环境权与人权之间的矛盾。B.R.约翰斯顿在《谁付代价?》中指出,环境正义运动从政治上强调人权,但实践人权可能加重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人口过多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主流环保组织重视环境的内在价值,其保护环境的努力造成了部分穷人生活难以为继,人权遭到损害,因而这两种思想都有片面性。历史告诉环境主义者,以其中任何一种为指导推动环境运动都只能使环境不平等加重。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思维。

?环境种族主义史是在环境正义运动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和迅速发展的,但要想继续顺利发展,尚需认真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要建立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明确主要分析工具,种族和阶级在环境问题上的一般理论是什么,与此相应的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释这种复杂的关系。二是环境种族主义史是从有色人的角度考察美国环境史的,这是它的新颖之处,但把环境正义运动与主流环境运动、有色人的环境观与白人的环境观截然分开就产生了环境问题上的民族分离主义之嫌。这就割裂了有色人这个部分与美国人这个整体的关系。三是要深入研究有色人的环境整体论是否能够有助于改变目前“帝国式”环境观造成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改善有色人恶劣的生活环境。

四、生态女性主义史研究

? 美国史学界在十九世纪末就开始零星关注妇女问题,但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妇女史是随六十年代的妇女运动兴起的。一般来说,妇女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妇女撰写的历史(the study of history by women);二是关于妇女的历史(women’ shistory);三是用女性主义观点撰写的历史(feminist history)。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妇女史是指以女性主义为指导所撰写的关于妇女的历史。“女性主义”一词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是通过重新发现和肯定妇女价值、提高女性地位、争取两性平等的理论和社会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经历了从强调生理性别(sex)到强调社会性别(gender)的转变。妇女史的研究从重在探讨生育、性、家庭关系以及女性中心主义的“她史”(Her-Story)转向反对男女对立、把妇女与阶级、种族联系起来研究的新妇女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环境史似乎与妇女史是两个没有关系的不同领域,但七十年代新社会运动中出现的生态女性主义(Ecological Feminism或Ecofeminism)却把两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一词是法国女性主义者F.奥波尼在1974年首次提出。它是环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促使两者融合的接榫点是对父权等级制的反对。它认为统治自然和统治女性都是男性中心或霸权(Androcentrism)的结果,因此生态女性主义的目标就是从历史、语言、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父权制以及与此相关的理性、二元论、进步发展观等进行全方位的颠覆,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共生。妇女史一开始研究妇女在现代环境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少数族裔妇女对草根的环境正义运动的参与和领导作用。环境史则追根溯源,研究历史上的妇女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科学革命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等。但真正把二者从理论上整合在一起的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史学家C.麦茜特发表的〈性别与环境史〉一文。18她认为,D.沃斯特提出的生态、生产和认知分析框架缺少一个性别的分析。只有融入性别分析,才可从男、女两性的角度对上述三个概念做出新的解释。当然这个分析框架还需要加入一个再生产的概念,它不但指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生物性再生产,还指人的社会性再生产。再生产与前三者是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这样,在环境史这一幕全球生态戏剧(Ecodrama)中才能出现不可缺少的女主角,只有男女主角都具备的环境史,才是一出完整的生态戏剧。

?生态女性主义史一经诞生,便迅速发展,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人文和社会科学形成强烈震撼,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妇女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K.J.沃伦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出十种联系,即:历史关系,认为历史上金属工具的发明使女性退出生产的核心位置,同时增加了男人对环境的破坏能力,进而建立起对妇女和自然的父权制。概念关系,认为逻辑结构上的二元和等级关系(理性/情感,思想/身体,文化/自然,人类/自然和男人/妇女)形成了统治关系,出现了压迫性的父权制概念框架。社会经济关系,认为对妇女的身体和劳动的剥削与对自然的剥削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两者都是不生产剩余价值和利润的非生产性工作,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是一种忽视自然的“更新”和妇女为满足基本营养而进行的工作的“恶性发展”(maldevelopment)。语言关系,认为语言因其能反射出背后的权力而在概念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文化习惯于把妇女等同于动物,而动物低于人,因而动物化的妇女劣于人类,女性化的自然低于、从属于男性的文化;语言是维持对女性和自然统治的关键。象征和文学关系,从古希腊神话到现在的大众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妇女和自然之间的隐喻关系,把自然比作阴性的、会生育的母亲,把未开垦的荒地比作处女等。经验性的关系,从一系列妇女被强暴、环境被破坏、吃肉、狩猎、动物试验与妇女处于社会底层、任人宰割等等经验事实中发现妇女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活生生的可感受到的经验性联系。精神和宗教关系,认为在犹太—基督教和西方文化传统中存在着统治和地位身份的等级金字塔。在关于创世纪的叙述中,女性和自然就处于从属和弱势地位。认识论关系,它挑战西方传统的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客观、独立、理性的观察者进行客观认识的被动客体进而形成客观知识的观点,认为观察者在等级结构中的社会地位才是理解和评估认识的关键,因而要像先前想像的那样客观认识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妇女统治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的。相反,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自然和妇女)都是积极主动的,认识的知识内部存在多种未定的可能性。其中有一种是从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的角度来认识妇女与自然的关系,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知识。政治关系,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一系列有关妇女和环境健康、反核反战、争取动物权利等行为刺激下产生的草根政治运动,其目标就是解构压迫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重建更可行的正确处理性别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和政治体制。伦理关系,认为生态伦理可以消解把人与自然、男人与妇女、情感与理性、思想与身体对立的二元论,形成使二者联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统治体系的转型。

?2?妇女与自然关系的转型。在古代,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这种关系在某个时候发生了转变,形成了父权制的对自然和妇女的统治,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C.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认为,在十六、十七世纪以前,人们把自身看成是身处其中的有限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自然视为神圣的东西,因而盛行万物有灵论和生殖崇拜。地球的形象是养育者母亲,在希腊传统中是盖娅(Gaia),在基督教中是夏娃(Eve),在尼罗河畔是艾西斯(Isis)。但科学革命以后,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大发展,自然有机论(Organicism)逐渐让位于二元论、机械论和征服与统治自然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仅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还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一般都采用了男性中心主义的形式。这种世界观不仅在理性主义的故乡欧洲得以确立,还扩展到了全世界,促使阿卡狄亚式的田园理想向帝国式的征服行为转化。21R.艾斯勒在《酒杯和刀刃》中提出另外一种解释,认为在畜牧业的父权制侵入之前是和平的农业文明。酒杯象征农业社会以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温情关系为特征的合作、和平和平等的伙伴关系;刀刃象征具有侵略、暴力倾向的权力关系不平等的男人统治的社会。刀刃被神话了,能取得统治地位者被认为有男子汉大丈夫气概,否则被认为太软弱、有女人气,因而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形成了男性统治女性和自然的父权制。